台灣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今天(25日)完成最後一項「全功能測試」,若順利於明年1月初通過「運送前審查會議」,預定明年3月運送至法屬圭亞那發射升空。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今天表示,由該中心自主研發的獵風者衛星,今天完成「全功能測試」,代表衛星已通過所有模擬太空環境的考驗,依然能維持最初設計的性能。
太空中心表示,獵風者衛星預計於明年1月初召開運送前審查會議,檢視所有測試結果,若通過審查,獵風者即進入備便狀態,將配合火箭發射時程,起運至南美洲的法屬圭亞那,預計於明年3月,搭乘法國亞利安太空公司的織女星C型火箭發射升空。
太空中心說明,獵風者氣象衛星是繼福衛五號後第2顆台灣自製的衛星,更是首顆自製氣象衛星,升空將再次驗證台灣衛星製造能力。獵風者衛星包含酬載共有82%是由台灣研發製造,若加上地面設備,共有超過20家台灣研發單位及廠商參與。
未來獵風者衛星升空後,除了執行海面風場的觀測任務外,也將驗證由台灣自主設計製造的10項關鍵元件與技術。
太空中心強調,獵風者衛星的任務酬載為太空中心自行研發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GNSS-R),GPS反射訊號應用是近10年才興起的研究,台灣能在短時間內自行研發這項任務酬載,代表台灣除遙測衛星外,也有研製氣象衛星的基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