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者:劉還月/文史工作者、徐美玉/水磜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羅文君/自然想想田負責人、葉家齊/伯公照護站承辦人
一場沒有康樂表演、沒有摸彩、更沒有烤肉活動的中秋節活動,只有傳統的客家節日生活。
希望把客家文化找回生活中的北埔鄉水磜社區,八月半(*中秋節)當天,從下午的綁伯公杖、煎月光餅、拜水磜產業伯公、烹煮特色料理(如:魚腥草綠豆豬肚湯、蘿蔔糕、艾草麻糬、各家帶來的食物點心等等),到晚上拜月娘,沒有絢爛的燈光,只有高掛在天空的月光(*月亮)、手機的燈光,以及兩盞太陽能燈,手機燈是用來幫忙照食物,而太陽能燈用來照路,享受著寧靜溫馨的客家農村生活,在強調奢華高檔食材的商業社會裡,水磜社區的中秋月夜會真的很不一樣!
其中,「伯公杖」是守護家園田產,月光餅只有番薯和砂糖,簡單實在的好味道,卻蘊藏文化的內涵,在沒有烤箱和烤肉的年代,還記得我們是怎麼過八月半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