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儘管面臨入獄的威脅,以及共同創辦的新聞網站「Rappler」遭關閉,菲律賓記者瑞薩(Maria Ressa)表示,對於政府打壓的回應只有一個:反擊。
瑞薩曾擔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記者,她在2012年與另外3位記者成立了「Rappler」,以敢於報導政府和權貴新聞而聞名;近年,「Rappler」經常批判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的「鐵血掃毒行動」濫殺無辜。
今年1月,菲律賓政府吊銷「Rappler」經營執照。上個月(11月)當局指控瑞薩和「Rappler」逃稅,一旦罪名成立,可能面臨罰款和最高10年的徒刑。
瑞薩在「Rappler」位於馬尼拉的總部接受法新社訪問時表示:「我光明磊落。我們未做錯任何事。我願意挑戰政府,追究他們的責任。」
瑞薩指出:「我並不懼怕政府的行為,事實上,這些都是謊言,我們將在法庭上對抗他們。」
菲律賓司法部指控「Rappler」和瑞薩2015年一件債券交易獲利而未繳稅,獲取了300萬美元的不法利益。瑞薩將於7日首次出庭應訊。
瑞薩說:「他們目的是恫嚇、騷擾,目的就是要(我們)停止報導。」
菲律賓政府本週強調,杜特蒂與此事無關,「我們從未干預司法的運作」。
對於杜特蒂鐵腕掃蕩毒品的行動,「Rappler」並非唯一發出批判聲音的菲律賓媒體。警方表示,自2016年掃蕩毒品行動以來,有近5,000人喪生;但人權人士則認為,數字可能是3倍之多,這等同於是違反人道的罪行。
儘管政府打壓,但「Rappler」大約30位記者、大多數是20多歲的年輕女性,仍繼續報導關於政府毒品戰爭的消息。
瑞薩表示,「Rappler」的報導並非是反杜特蒂,而是善盡媒體的責任監督政府。
菲律賓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 Philippines)研究員康德(Carlos Conde)說,對「Rappler」和瑞薩的指控是「杜特蒂政府對批評者騷擾、威脅和恐嚇等手段的一部分」。「保護記者委員會」(CPJ)也批評菲律賓當局打擊當地新聞自由。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所表示,菲律賓當局意圖讓少數具批判能力的新聞機構噤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