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緬甸軍政府持續暴力鎮壓爭取民主的抗議者下,聯合國緬甸特使柏其納(Christine Schraner Burgener)31日請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Security Council)對緬甸不斷升高的危機採取行動,並警告緬甸有出現內戰,以及即將發生「大血洗」風險。
自從緬甸軍方2月1日推翻民選領袖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中斷了緬甸為期10年的民主實驗後,已經有超過520人在每天的抗議中喪命。
根據法新社取得的記錄,柏其納在安理會的閉門會議中表示:「我呼籲理事會考慮所有可能的工具,採取集體行動、做出正確的行動,做出緬甸人民應得的行動,來避免一場多方面的大災難。」
她說她仍對與軍政府對話保持開放態度,但她說:「如果我們只在等待他們做好談判準備,局勢將只會更加惡化,一場大血洗即將來到。」
要求召開這場會議的英國駐聯合國大使伍德沃德(Barbara Woodward)告訴媒體記者,安理會「在譴責中團結一致」,並正在討論「我們所能做到的一系列措施」。
但是,被視為是緬甸盟友的中國,則排除制裁的選項。
根據一項聲明,中國大使張軍告訴安理會:「單方面施壓及呼籲制裁,或進行其他壓迫性措施,只會加劇緊張與對立,並進一步讓情勢複雜化,這是毫無建設性的。」
翁山蘇姬健康況狀良好
在這場會議之前,翁山蘇姬的法律團隊在31日稍早表示,儘管已遭關押2個月,翁山蘇姬看起來健康狀況良好。
75歲的翁山蘇姬在遭到罷黜之後,就未曾再公開露面,不過她的法律團隊中一名成員敏敏索(Min Min Soe),先前被傳喚至首都奈比多(Naypyidaw)的一間警察局,與翁山蘇姬進行視訊會面。
翁山蘇姬正面臨多項罪名指控,若被定罪將可能使她這一生無法再擔任公職。
緬甸恐面臨內戰
這場軍事政變及軍政府隨後的行動,已經引發國際強烈譴責。
在緬甸軍方上週末加強使用致命武力對付抗議人士後,英國呼籲要召開一場緊急會議。
在另一場暴力升級中,緬甸軍方27日對克倫邦(Karen)發動20年來首次空襲,就在一個反叛團體奪下一處軍事基地之後,這也讓人更加憂慮,緬甸這個多民族國家可能重回武裝衝突。
柏其納表示:「軍方的殘暴太嚴重,而許多(武裝少數民族戰士)正採取明確的反抗立場,使得發生內戰的可能性增加到前所未有的規模。」
他說:「若無法預防暴行的進一步升級,長期而言,將讓世界付出比現在就投入預防,所花的代價更大,特別是對緬甸的鄰國及更廣泛的區域。」
中國大使張軍則表示,他希望緬甸「儘快恢復和平、穩定與憲政秩序,並持續穩定向民主轉型前進。」
張軍也呼籲保護外國企業,這也是中國主要的關切。有數十間中國工廠已經因為民眾對北京的不滿,而遭到縱火焚毀。
稍早,來自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NLD)政黨中一群被罷黜後,一直在地下運作反抗軍政府的國會議員表示,他們將在4月的第一個星期組成「一個新的平民政府」,但沒有提供細節。
屠殺情勢升高
世界各國不斷譴責緬甸軍政府對異議者的暴力鎮壓,並鎖定軍政府人員為制裁對象,但到目前為止,這些施壓仍未讓軍方領袖收手。
美國國務院已經下令非必要的外交人員與家屬撤離緬甸,而緬甸最大的捐贈國日本,則宣佈暫停提供新的援助。
除了鎖定制裁外,美國同時也暫時中止與緬甸的貿易協定。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湯瑪斯-葛林斐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並升高採取行動的可能性,如果軍方不下台的話。
她告訴記者,如果「他們持續對平民進行攻擊,那麼我們必須審視我們可以如何做的更多。」
軍方升高的血洗行為也激怒緬甸境內大約20或30個武裝民族團體,他們主要控制邊境區域的廣大領土。
其中3個團體,塔安民族解放軍(TNLA)、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MNDAA)和若開軍(Arakan Army)在31日準備加入抗議者的戰鬥中。
TNLA的一名將領告訴法新社,所有這3個團體都將終止他們與緬甸軍方的停火協定。
他說,「如果他們持續殺害人民,我們就沒有理由片面延長和他們的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