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台灣、印尼跨國舞蹈文化新交會 3年醞釀雙舞作

  • 時間:2022-04-06 17:44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台灣、印尼跨國舞蹈文化新交會   3年醞釀雙舞作
瓦旦・督喜編創的《Ita》則由3位印尼艾可舞團舞者與台灣2位原住民舞者共舞。(兩廳院提供)

由台灣TAI身體劇場與印尼艾可舞團跨國共製的節目《AriAri》、《Ita》將於4月8日至10日在兩廳院實驗劇場登場,透過太魯閣編舞家瓦旦・督喜與印尼編舞家艾可・蘇布利陽托(Eko Supriyanto)交換彼此舞者,以雙舞作拆解不同的身體文化語彙與質地,詮釋當代社會中,人與人情感交流的多種樣貌。

台灣太魯閣編舞家瓦旦・督喜與印尼編舞家艾可・蘇布利陽托2014年在一次印尼藝術節中相遇,當時兩人就興起一起合作的念頭,2017年在兩廳院引薦下,展開了台印共製契機,終於激盪出《AriAri》、《Ita》雙舞作,並於今年TIFA正式首演。

其中《AriAri》舞作由艾可編創,Ariri在爪哇語中是「胎盤」的意思,藉此帶出陪伴者相聚的隱喻,並由兩位台灣TAI身體劇場舞者擔綱重任,探索關係中的親密羈絆。艾可:『(英文原音+翻譯)舞作當然是從這個概念延伸,會去講一些可能我們人身在這個世上,其實可能會有一個陪伴,不管是精神上或是真的有個人,你會去理解或是意識到這個的存在,在這段人生旅程中會是互相陪伴,互相支持彼此的,所以我們在這世上不是孤獨一人。』

《AriAri》舞作由印尼編舞家艾可・蘇布利陽托編創,兩位台灣TAI身體劇場舞者擔綱重任。(江昭倫 攝)

瓦旦編創的《Ita》則由3位印尼艾可舞團舞者與台灣兩位原住民舞者共舞,Ita太魯閣語的意思是「我們」。瓦旦表示,該舞作希望藉由聲音、音樂,尋找不同文化身體語彙下的共振安定感,進而從縫隙中創造出屬於「我們」的身體情境。瓦旦:『(原音)其實這個想法我去移工的生活領域,或是接受他們Dangdut(噹嘟樂)音樂時候的啟發,就是我們怎麼在不穩定當中去找到一種連結,那連結會造成心靈上的安定感,而且其實那種不穩定也是來於自我們心靈的匱乏,我們怎麼樣讓大家⋯與其說我怎麼變成我們,或是我們變成彼此,其實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見,在這當中。』

由於創作期間正好碰上疫情爆發,使得整個排練過程被迫轉為線上遠距交流,艾可苦笑說,線上工作模式真的太可怕了,不過他認為這次的合作是一個好的開始,未來也希望安排作品到印尼演出,同時透過他在國際紹上的網絡,讓更多人看見兩齣雙舞作的精彩呈現。

台灣太魯閣編舞家瓦旦・督喜(右)與印尼編舞家艾可・蘇布利陽托(左)相識8年,終於在今年一起合作繳出雙舞作。(江昭倫 攝)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