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務部加強精神疾病患者出監、出院轉銜機制,保護司副司長吳怡明今天(27日)表示,法務部今年的目標是召開45場轉銜會議,第一季便已召開31場、完成55件轉銜案件。法務部長蔡清祥也強調轉銜會議是社會安全網很重要的一環,不僅要建立制度,更要落實執行,才能達到防止再犯的目標。
近年發生多起精神疾病患者犯下重大社會案件,行政院推出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法務部也加入行列,重點工作是建立精神疾病患者出監(院)轉銜機制。
保護司副司長吳怡明指出,檢察署在受監護處分人出院3個月前、矯正機關在有多元需求的精神疾病受刑人出監2個月前,便會邀集心理、衛政、社政、勞政、民政、更生保護會及家屬等,針對個案治療情形與需求、團隊可提供的協助等辦理轉銜會議,希望做好精神疾病罪犯復歸社會的銜接工作。吳怡明:『(原音)1到3月,在第一季,我們已經總共開了31場,已經達標70%,我們這31場總共轉銜的部分,總共有55件。』
會議結束後,各縣市政府也須依決議分案,指派主責人員,並函復矯正機關或檢察機關。法務部也組成轉銜會議輔導小組,到各地檢察機關及監所提供諮詢、落實輔導,彙整各地的問題交中央跨部會協調。
法務部長蔡清祥也強調,轉銜會議是社會安全網很重要的一環,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因此,不管在監所或觀護人室,都已增加社工及心理師的人數,對於精神疾病罪犯回歸社會做好個案管理及事先安排,以避免其再犯。蔡清祥:『(原音)因為從個案的管理才知道這個人的需求是什麼,怎麼安排他離開監所,離開監護場所以後,他要如何能夠回歸社會、正常的生活,否則的話,要達到避免再犯的目標是非常困難。』
蔡清祥表示,過去相關工作不夠確實,這次一定要確實做到,不僅建立制度,更要落實執行、追蹤考核,了解有無疏漏。若能將所有疏漏補足,就能達到防止再犯的目標,社會安全網也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