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為保護還是成就觀光?世界遺產的未來挑戰

  • 時間:2023-01-23 09:00
  • 新聞引據:採訪、ABC,BBC
  • 撰稿編輯:鄭景懋
為保護還是成就觀光?世界遺產的未來挑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慶祝「世界遺產公約」(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50週年。(圖:UNESCO 官網)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在50年前設立了世界遺產名冊,希望保護具傑出普世價值的世界重要資產,但在50年之後,一些專家認為,這份名單似乎偏離了它原有的初衷。

50年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成員國簽署了一份「世界遺產公約」(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希望保護世界重要的自然與文化資產。從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瑪哈陵(Taj Mahal)到南太平洋復活島的摩艾石像(Moai)等著名遺址,都被列在這份名單中。但在50年後,有專家認為,世界遺產的構想,並沒有朝原本計劃的方向發展。

搶救埃及古蹟 促成世界遺產公約

事實上,世界遺產名單的誕生,源自於一次救援行動。

1950年代,埃及政府決定在尼羅河上游興建巨型的亞斯文水壩(Aswan High Dam)。這座水壩雖然可以改善河水氾濫問題,並促進工業發展,但水壩建成後尼羅河上漲的水位,將導致埃及與鄰國蘇丹的一些歷史古蹟被淹沒,包含努比亞遺址(Nubian Monuments)著名的神廟。

為此,埃及與蘇丹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請命,希望國際社會提供協助。教科文組織因此召集了數十個國家合作展開一項救援行動,並在國際考古與工程專家的協助下,成功將神廟搬遷到安全的地方。

這項救援任務的成功,不僅為搶救人類重要文化遺址的國際合作樹立了典範,也讓許多人開始思考,該如何採取更進一步的行動,保護自然與文化遺產。

為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成員國在1972年11月簽署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正式確立所謂的「世界遺產」概念,將世界上具有傑出普世價值的自然或文化資產,登錄於世界遺產名單,向世界各國呼籲這些遺產的重要性,進而推動國際合作保護世界遺產。至今,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簽署了這份公約。

在1978年,首批12個自然與文化資產被登錄為世界遺產後,這份名單快速增加,目前世界遺產數量已達到1,154個。

爭取世界遺產地位 為觀光本末倒置

對於許多國家來說,讓重要的文化與自然遺產列為世界遺產,除了基於保護的理由外,更多是為了促進觀光。專家質疑,登錄世界遺產所帶來促進觀光的附加效果,已經違背了設立世界遺產原有的初衷。

賓州西徹斯特大學(West Chester University)考古學教授迪吉歐維內(Michael di Giovine)向澳洲廣播公司(ABC)指出,世界遺產公約絕不是一種為了成就觀光的載體,但「諷刺的是,當然,它今日成了觀光發展的一個巨大載體」,許多國家為他們的文化和自然資產申請世界遺產,是為了發展觀光計畫。

以柬埔寨的吳哥窟(Angkor Wat)為例,吳哥窟在1992年被列為世界遺產後,觀光客人數已經從1993年的7,650人,在2018年增加至260萬人。迪吉歐維內認為,在吳哥窟遺址外打造出的觀光城市暹粒(Siem Reap),讓越來越多的遊客住進這些擁有綠色草坪與游泳池的豪華西式酒店,「這真的破壞了整個遺址」。

觀光負面效應 世界遺產反倒瀕危

列名世界遺產帶來的大量觀光客,確實對一些世界遺產造成傷害。

義大利的「水上之都」威尼斯在1978年被列為世界遺產。在COVID疫情以前,每年有超過3千萬名觀光客,擠進這座只有5萬居民的城市,嚴重耗損當地的城市資源。近年來豪華觀光郵輪的進駐,更加劇了海水對當地古蹟建築的侵蝕。

教科文組織先前就以「過度觀光」為由,建議將威尼斯列入「世界遺產瀕危名單」(The List of World Heritage in Danger)。雖然威尼斯因為疫情,觀光人數大幅減少,但教科文組織強調,威尼斯需要採取更永續發展,以及更多元的觀光及經濟型態。

列瀕危名單政治化 失去遺產保護初衷

「瀕危名單」指的是針對面臨嚴重危機且需採取緊急救援措施的世界遺產,可登錄為瀕危名單,其目的是為了喚起對遺產保護的重視。近年除了威尼斯之外,澳洲大堡礁也因為氣候暖化影響,正面臨大規模珊瑚白化,被聯合國專家建議列入世界遺產的「瀕危名單」。

但瀕危名單近年被許多國家被視為一種懲罰,並將這個議題政治化,使得「瀕危名單」失去了原本保護遺產的旨意。美國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考古學教授梅斯凱爾(Lynn Meskell)以威尼斯為例,認為「這是一個絕對應該列入世界遺產瀕危名單的地方,但由於(義大利)有力的盟友和歐洲連結,它很可能不會發生。」

在世界遺產公約通過的50年後,專家認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世界遺產委員會應做出更多的努力,例如在會議中納入更多原住民與其他利益相關社群的意見,並為葉門與烏克蘭等受戰火侵擾的國家發聲,期盼他們以積極大膽的作為,為遺產保護展現更多的影響力。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