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來,一個議題再度引發各界的關注,那便是美國總統拜登在去(2022)年底所批准的《2023國防授權法》,除了納入「台灣政策法案」部分條文,授權未來5年提供台灣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74億元)無償軍援,每年至多20億美元(但實際財政資金如何運用由撥款法案決定);也授權總統動用「總統撥款權」,每年從國防部庫存挪用10億美元的防衛物資或服務給台灣,並可能最快於今年秋天起派官員到台灣政府部門,加深台美經濟與安保合作。而其中最引發外界議論及中共跳腳的就是「為台灣打造『區域應變軍備庫』並優先取得美國超額防衛物資」,此點是被中共坊間稱之為比「對台軍售更惡毒」的手段。美方在印太一系列的動作,也引發中共的反制以及在甫落幕的兩會反應。
2023中國軍費預算成長7.2% 未來五年內跳躍式增長
中國在今年新一屆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幕時發布國防預算總額為1.55兆人民幣(約2240億美元),佔GDP1.32%,同比增長7.2%,是中國自2019年軍費增幅最高的一年,並且超過其政府所預設的GDP增長目標。若比較其他國家2023年的國防預算,如:美國8560億美元,佔GDP3.21%,同比增長14%、俄羅斯840億美元(加上機密預算約1200億美元),佔GDP3.87%,同比增長40%、印度800億美元,佔GDP2.11%,同比增長13%、英國691億美元,佔2.41%,同比增長13%、沙烏地阿拉伯690億美元,佔7.98%,同比增長11%、德國554億美元,佔GDP1.39%,同比增長22%、日本510億美元,佔GDP0.98%,同比增長26%。
從這些數據來看,中國今年度軍費成長規模確實並未達到所稱的「危險」程度。但若進一步觀察中國歷年軍費的成長,2011-2022年國防預算增幅為12.7%、11.2%、10.7%、12.2%、10.1%、7.6%、7%、8.1%、7.0%、6.6%、6.8%、7.1%、今年則為7.2%如此數據。對以過往中國軍費增長速度來看,今年增幅並未特別突出,但相對於2019-2022的增幅卻有較高成長,估計未來五到十年內,中國的軍費仍會持續跳躍式的增長趨勢。
中共解放軍去年發射飛彈演習。(圖:取自中國國防部
中國軍費釋放訊號 對台海三年內尚在武力準備中但仍有變數
相較於俄羅斯今年度的國防預算增幅達40%,約為840億美元,相較於2020-2022分別為617、659、897億,2023年雖帳面上僅編列840億美元,但若加上機密預算達1200億美元,增幅則相當可觀。當然,若忽略檯面上機密預算,而以各國在軍費編列上的公開資訊來看,中國在今年度所釋放出軍事動態,從軍費增加幅度觀察尚無太異常之處,即顯示中共近三至五年內尚在武力的準備階段。
估計若軍費成長明面上升高至13%以上,其對外武力行動風險趨勢就會相當不可控;但中共往往是不可依常理預測的國家,若以近期來美國頻繁地在印太地區與相關國家進行軍事圍堵規劃準備,預測中共在對手積極動作的情況下,應會以隱蔽增長方式做私下籌備。
美國防授權法打到中共痛點 美中三月底前或開溝通管道
另外一個令外界倍感關注的,是美國《2023國防授權法》中有項內容為台灣打造「區域應變軍備庫」並優先取得美國超額防衛物資。針對此點,中共不斷操作此為變相對台軍售,或是軍事接管的認知作戰,可以看出美國2023年的國防授權法內容確有打到中共在意的痛點。此外,對於近日美國持續加大對印太地區的介入,加上三月日本、英國、義大利政府可能在東京進行國防部長會談,協商內容包含3國共同研發新世代戰機以及英、義將加強參與在印太地區的安全保障合作、以及AUKUS高峰會亦將於三月中由美、英、澳三國領袖於聖地牙哥進行高峰會,澳洲總理艾班尼斯估計將在會中宣布採購三艘美國維吉尼亞級核子攻擊潛艦,外加兩艘增購選擇權。
對於一連串美國及盟友相繼為印太戰略持續有積極作為並鞏固行動,以及日前中國間諜氣球事件,再次讓原本可能復談控管美中風險的布林肯訪中行程擱置;此外,據報載,我國元首將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3月底在加州會面,綜上,美中雙方勢必須儘快以其他方式進行溝通,預測可能於3月底前,在美國的推動下將可能進行拜習第六度通話,以緩和緊張情形並降低雙方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