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劇團今年應邀參與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的「人權藝術生活節」,搬演《陳文成的證明題》,改編自1981年留美博士陳文成遭警總約談後離奇陳屍台大校園事件,回溯這一起改變台灣的重大歷史謎團,提供觀眾不一樣看待歷史的視角。阮劇團很罕見觸及如此理性議題,藝術總監汪兆謙透露,理性台語會是阮劇團接下來想要走的方向,希望讓新台語劇也能觸及到政治、經濟、社會等議題,為台語帶來新的可能性。
《陳文成的證明題》是由郭家瑋編寫的劇本,他閱讀了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於2020年發表的《陳文成案調查報告》,並受到英國麥可·弗萊恩(Michael Frayn)的《哥本哈根》劇本形式啟發,讓陳文成的妻子陳素貞,以及在陳文成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好友鄧維祥、警總審問官鄒小韓,三個靈魂同時出現在一起,以互相詰問方式,回溯至今仍是一團迷霧的陳文成命案。
阮劇團藝術總監汪兆謙看了劇本後很喜歡,親自跳下海執導,並在12月8日、9日兩天於2023人權藝術生活節期間,在台灣大學外語教學暨資源中心附設劇場演出。
汪兆謙表示,整齣劇很冷靜,也很平靜,這也是觸動他的原因。汪兆謙:『(原音)討論這件事情,但不是糾結在情緒裡面,這個本聰明地方在這裡,我也覺得台灣現在,不管你談公平正義,談政治受難,我覺得差不多走到一個階段我們要學習的角度,我們當然需要更多討論,但是這個討論更在一種這件事情的源起是什麼?人類歷史怎麼樣避免繼續發生?我覺得這個劇本討論的方式就蠻好的。』
演出台語劇是阮劇團的特色,但過去演出的作品往往都是屬於情感濃烈的文本,《陳文成的證明題》是一齣理性台語劇,也是阮劇團接下來想要走的方向,希望和越來越多也開始嘗試以台語演出的劇團,做出更大的區隔。汪兆謙:『(原音)理性台語,我覺得是一個阮劇團在提倡台語劇的時候,我們會努力的目標,所謂的新台語,就是我要用台語談哲學、談心理學、談經濟、談政治這樣,我們做的作品的選擇會慢慢往這個方向,我們就要談台語的可能性。』
《陳文成的證明題》舞台設計也很簡單,只用了十張椅子,和一面白板,汪兆謙說,永續是表演藝術團體無可避免的議題,阮劇團也在嘗試未來作品演出是否盡可能都落地製作,使用當地隨手可得材料,但仍建構阮劇團的美學,他認為這對阮劇團而言「是挑戰也是必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