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曾遇詐騙慘淪共犯判緩刑 人力銀行提醒暑期打工勿貿然提供個資

  • 時間:2024-06-21 11:32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楊文君
曾遇詐騙慘淪共犯判緩刑 人力銀行提醒暑期打工勿貿然提供個資
有7成7的大學生準備在暑假期間打工、當家教,但人力銀行提醒,要小心遇到詐騙及求職陷阱。示意圖。(圖:freepik)

大專院校將放暑假,人力銀行今天(21日)公布的調查指出,有7成7的大學生準備在暑假期間打工、當家教,但要小心遇到詐騙及求職陷阱。這位去年剛從大學畢業的小嘉,兩年前讀大三的時候,原以為在社群平台上找到簡單輕鬆的工作,未料竟成為詐騙共犯,不但賠了一筆錢,還被宣告緩刑,她以過來人的經驗提醒打工還是要腳踏實地。

去年剛從大學畢業的小嘉,兩年前因為想找工作,在社群平台上找到虛擬貨幣交易員的打工,對方透過電話跟LINE面試,錄取後,表示要幫員工保險,所以需要個人資料,小嘉就把身分證跟存摺都傳給對方,並開始工作。

她的工作內容是將投資的錢匯到虛擬貨幣交易所的個人帳戶,再進行買賣、提領,從中賺取幾百幾千元的操作費用,因為單筆投資金額都不高,所以小嘉也沒有懷疑,直到大約1個月後,她發現自己的帳戶被凍結,也連絡不上主管,決定到警局備案,沒想到竟是惡夢的開始,她不但成了詐騙集團的共犯,最後還被判刑,所幸法官認為她還是學生,社會經驗不足才遭到欺騙,宣告2年的緩刑併科罰金,最後是由家人代墊金額,才免除牢獄之災。

她希望自己的例子提醒更多學生,千萬不要誤入陷阱。她說:『(原音)開庭之後法官認為我那時還是學生,沒有太多社會經驗,就減輕其刑。(記者:有學到什麼教訓嗎?)就腳踏實地啦,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1111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曾仲葳提醒打工族,近年來求職詐騙層出不窮,特別是網路求職詐騙,大多透過社群招攬沒有求職經驗的學生,提醒學生族群打工前可以透過幾項機制來求證,首先選擇合法的求職平台找工作,一方面可以為求職者把關,二方面確保公司不是空殼詐騙,其次要透過核對公司資訊,確認是否為合法的企業,不要被不合常理的高薪誘惑,在確定公司真實可靠之前,不要貿然提供個人資料及證件。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