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光電20GW確定延後達標 郭智輝:地面型光電土地取得遇問題

  • 時間:2024-10-16 12:03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謝佳興
光電20GW確定延後達標 郭智輝:地面型光電土地取得遇問題
太陽能光電板 (示意圖/中央社)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天(16日)邀經濟部長郭智輝率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就「我國電力能源配比執行現況與未來規劃」進行報告並備質詢,經濟部在書面報告中明確提及,2026年太陽光電建置目標為20GW,意即原訂2025年20GW目標將延後1年。對此,郭智輝會中受訪說明,興建光電廠只要2年,其他電廠建置都至少要6年,目前屋頂型光電設置沒有問題,會延後達標的主因是地面型光電涉及土地取得,影響建置進度,預估會延到2026年11月達標。

統計至今年8月,台灣已建置光電裝置容量達13.62GW,如以郭智輝設定的2026年達標,等同需要在2年內完成6GW的建置量。不過,郭智輝表示,全島建置量加起來應是沒有問題,這是要不要做的問題,因為光電實際建設只要2年,會延宕大多是因為花了許多時間在評估是否影響生態,這是取捨的問題,如果大家都能支持,應可達標。

經濟部指出,離岸風電已完成372座風機安裝,已併網容量達2.94GW,在全球排名第七,且是全球少數離岸風電破2GW的國家,後續仍有2.66GW的風機設置量,都有掌握各個風場施工狀況,預計2026年底前陸續完成。

經濟部表示,2026年後的離岸風電區塊開發已完成第一期、第二期選商作業,目標是2028年裝置容量要衝刺到7.9GW。

至於地熱,經濟部指出,截至今年8月,已在宜蘭清水、台東金崙等處累計設置6個淺層地熱案場,後續會持續在大屯山、花蓮瑞穗等10大潛能區做探勘,加速淺層地熱開發;另一方面,也會積極布局深層地熱開發,其中,中油已在10月14日於宜蘭員山鑽探我國第一口4,000公尺地熱深井,未來也將引進國際深層地熱技術,進行技術驗證及建置示範案。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