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安樂死議題 醫事司:現行法令可處理

  • 時間:2017-10-14 14:14
  • 新聞引據:中央社
  • 撰稿編輯:黃美寧
安樂死議題  醫事司:現行法令可處理
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臨終前安樂善終詩書畫義展22日在台北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舉行,傅達仁分享安樂善終的重要性。
(圖:中央社)
前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盼安樂死合法,作家瓊瑤也支持。醫事司長石崇良說,關鍵是「尊嚴善終」,現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就可處理,但可能宣導不足,民眾不了解。
84歲的傅達仁因飽受病痛折磨,推動安樂死合法化,甚至曾上書蔡英文總統;作家瓊瑤也因希望讓失智的丈夫平鑫濤善終,為了插鼻胃管等問題,家人間發生衝突,安樂死議題又引發各界討論。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長石崇良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近日社會對安樂死的討論談的都是「尊嚴善終」,現行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就可處理,不需要去觸及安樂死合法化的問題。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在民國89年(2000年)公告施行,賦予末期病人立意願書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或作維生醫療抉擇的權利,減輕或免除末期病人的生理、心理及靈性痛苦,施予緩解性、支持性的醫療照護,增進生活品質。
石崇良說,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簡單講就是「自然死法案」(Natural Death Act),精神就是讓末期病人不以人工加工方式刻意延長生命。安寧緩和也不僅是不急救,還有不接受維生設備和相關治療的選擇。
石崇良表示,現行社會對尊嚴善終的討論就是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精神所在,「現在看不出來法令有什麼不足之處。」可能是政府的宣導不夠,民眾不是很了解安寧緩和醫療的意義和做法,才會誤認還需要再立安樂死法。
安寧緩和醫療專家、國健署長王英偉也說,安樂死是一個宗教、哲學的議題,不是醫療的問題。過去曾接觸很多病人,常常會嚷嚷著「死了算了」,但當安寧緩和醫療介入、減輕病人的疼痛和心理負擔,病人反而會說「為什麼要離開?」當病人得到身心靈的安頓,安樂死未必是一個選項。
高雄榮民總醫院安寧病房主治醫師薛光傑則說,安寧緩和醫療仍有極限,不能百分百的緩解所有病人的痛苦。但安樂死有極高的道德、倫理爭議,尤其「加工」死亡疑慮,若無社會多數共識與法律配套,可能讓醫療團隊被冠上「謀殺」「劊子手」、等惡名,醫界無法承受。
英國是安寧緩和醫療的發源國家,薛光傑說,但就連英國,也未開放安樂死,目前世界也僅少數國家,如荷蘭、比利時等開放,但也屢傳爭議,擔心安樂死被濫用。民眾追求善終,除安寧緩和醫療,未來還有病人自主權利法可利用,可預立醫療處置決定,這也是目前台灣社會比較能接受,爭議較少的方式。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