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國安法實施5年之後的香港,學者趙文志表示,香港的政治已徹底「內地化」,中國政府採取高度緊縮與打壓方式治理,「一國兩制」在國安法上路後便名存實亡;學者曾偉峯也認為,港版國安法落實了中共的治理邏輯,「兩制」淪為虛設,香港沒有任何自主空間,並全力淡化香港做為一個獨立經濟體的地位。
香港已完全內地化
2020年6月30日,中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港版國安法。中正大學副教務長、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趙文志表示,觀察這5年來的香港,已徹底不再是那個熟悉的「東方明珠」。
趙文志指出,國安法上路後,中國政府強力打壓香港的民主黨派,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今年六四期間港警的執法動作,以及社會民主連線(社民連)宣布解散,趙文志說:『(原音)在中國統治底下的香港,政治上等於是「內地化」了,就是高度地緊縮,跟中國大陸內部是一樣,雖然試圖維持香港在經濟上的高度自由,不過,這個當然在政治上的高度打壓,當然會影響到經濟上的表現。』
趙文志進一步分析,中國這種政治打壓但維持經濟自由的做法,長期來說根本行不通,因為香港「內地化」後,美、中之間的經貿衝突及戰略競爭一定會連帶衝擊香港的經濟表現;換句話說,政治與經濟無法被徹底切割,政治上的不自由一定會影響經濟發展。
「兩制」已成虛設
政大國關中心副研究員曾偉峯表示,中共常說「一國兩制」裡的「愛國者治港」,在2019年「反送中」運動後更加確立其治理邏輯,並落實於港版國安法。
曾偉峯指出,正如中共自己解讀「高度自治」不是「完全自治」,「港人治港」的背後其實是「中央治港」,曾偉峯說:『(原音)他的治理邏輯就是「香港就是中國的」,沒有任何的自主空間,所以「兩制」這東西,過去我們說「一國」是虛的、「兩制」是實的,現在「一國」是實的、「兩制」是虛的,簡單來說就是這樣。』
曾偉峯進一步分析,這樣的治理邏輯讓中共積極將香港的經濟「硬融合」進入粵港澳大灣區,「淡化香港獨立經濟體概念」,變成廣東腹地的一部分,試圖藉此促使香港屬於中國的主張被更多人認可。
國安優先下謹慎處理港人居留
當時中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港版國安法隔天,陸委會設置的「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於7月1日正式營運,希望藉此落實「撐香港」承諾;但5年後的今天,陸委會正著手修改兩岸條例與港澳條例,因為現在的政府認為香港國安紅線蔓延擴張,我方必須完善風險控管機制,強化港澳居民申請來台居留、定居、投資等各項審查把關。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6月底曾表示,修法方向是增加港人申請居留或定居時的「國安觀察期」,並在居留與定居之間設計一個「長期居留」。
趙文志對此分析,政府既想協助港人,又得面對香港已經「內地化」的現況,所以必須釐清誰真正受到迫害、誰又是帶著「任務」來台。
曾偉峯也指出,這樣的規劃雖然有點「制度擋人」的意味,不過,更重要的是面對當前地緣政治動態,「國安優先」已是世界趨勢,加上香港與中國的關係千絲萬縷,對於港人來台議題,有必要謹慎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