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現場-英國首相梅伊日前黯然宣布將於6/7請辭,原因是英國的脫歐時程不斷延後,她所提出的脫歐方案,無法獲得「硬脫歐」、「軟脫歐」各方的認同。專訪台北大學公共行政系及政策學系教授羅至美,剖析梅伊於2017年提前發動大選並且意外落敗,是如今請辭的重要關鍵。
(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24日宣布,她將於兩週後的6月7日辭去首相一職,她並且對無法通過脫歐協議感到遺憾。(圖擷自梅伊臉書))
(在英國國會第三度否決脫歐協議後,數千名不滿的民眾三月底聚集在國會外抗議,高呼脫歐遭背叛的口號。(美聯社/達志影像))
梅伊在位不到3年,任期短暫。創下內閣官員求去最多、提案遭國會否決數差距最大、來自保守黨內與反對黨提出不信任案最密集等紀錄。梅伊求去之後,起而代之者眾,磨拳擦掌躍躍欲試。但都將承接既有的政治結構。
(英國國會下議院三月底第三度否決首相梅伊(Theresa May)提出的脫歐協議。圖為議事人員宣佈投票結果。(路透社/達志影像))
英國未來該軟脫歐或是硬脫歐?甚至是否舉行二次脫歐公投?情勢都會更嚴峻。最嚴重者,北愛、蘇格蘭與威爾斯恐怕都要鬧獨立。這可能是當初發動脫歐公投者無法料想得到的。
(英脫歐一延再延 歐洲地圖出版商頭痛(圖取自維基))
(縱使尚未正式脫歐,英國政府已於3月30日發行刪去「歐洲聯盟」字樣的酒紅色護照。(圖取自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