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週的歷史回顧:
一、1928年3月16日:日本人在台創設臺北帝國大學,即「國立臺灣大學」前身,但卻直到二戰結束,臺北帝國大學始更名「台灣大學」;1990年同一天,台灣發生「三月學運」,也就是坊間通稱的「野百合學運」,當時大學生聚集在中正紀念堂,提出了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等四大訴求,總統李登輝答允學生召開「國是會議」也在隔年再廢除「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讓台灣民主化進入嶄新階段;
二、2008 年 3 月 17 日:出生於台中神岡區的呂泉生,由於呂家信奉基督教,故自幼年時便加入教會唱詩班,後來考入臺中ㄧ中,由於聽到某場音樂會深受感動,遂學小提琴、並開始自學音樂。1936年,他進入東洋音樂學校鋼琴科,後再主修聲樂受聘於東寶日本劇場,擔任職業演唱者1936年,他進入東洋音樂學校鋼琴科就讀;1938年,因意外脫臼且傷及手指,改主修為聲樂,畢業後受聘進入東寶日本劇場,擔任「職業演唱者」,返台後創作的《丟丟銅仔》和《一隻鳥仔哮救救》《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等台灣民謠!除了博得樂壇尊其為「台灣合唱之父」外,他留下不少成名曲,因此獲頒行政院文化獎殊榮,後移民海外在2008年的3月17日逝世於美國;
三、2000年3月20日:轟動一時的「海軍上校尹清楓命案」,經監院成立專案小組調查後,由康寧祥擔任的「拉法葉艦弊案調查」小組報告出爐,監委們咸認「拉案」是「尹案」發生的主要因素!故「要求國防部到監院給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