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來賓:羅珮瑄/十三行博物館館長
位在八里的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第一個考古博物館,當初是為了保護國家二級古蹟的「十三行遺址」而興建,1955年,一架空軍飛機行經八里上空,因為飛機上的羅盤出現磁力異常的反應,因而發現了十三行遺址。接著地質學家、考古學家前來探勘,發現了這裡是史前遺址,也成立了這座考古博物館。十三行文化屬於北臺灣地區的鐵器時代,是目前臺灣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不但是北臺灣唯一的考古博物館,也是新北市第一所榮獲環境教育場域認證的博物館。
全館藉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架構成完整的概念,分別表達山與海、過去與現在的意象,並以真實透心的材質,如清水混凝土、砂岩及老化的金屬板等,構築成完整的理念十三行博物館現正展出的「運動競化論-古代生活與現代競技特展」,以考古視角解構運動文明的發展脈絡,系統性梳理從史前時期為生存需求衍生的搬運、狩獵、奔跑等基礎技能,如何歷經數千年淬煉蛻變為現代舉重、射箭等競技項目,詮釋人類將生存本能昇華為體能挑戰與文化象徵。作為特展延伸活動,十三綠時尚「負重織遠—手作編織」體驗活動透過操作傳統織帶機,探索傳統文化的魅力。此外,活動更將帶領民眾體驗「廢材大變身」的環保妙招,將日常隨手可得的冰棒棍搖身一變成為迷你織布機,編織出兼具實用與美學的幾何紋杯墊,實踐「源頭減量、物盡其用」的綠色哲學,體會「永續時尚」的簡單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