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障音樂家曾宜臻
視障音樂家曾宜臻被問到身障平權時,殷切希望手機介面能更符合視障者需求
曾宜臻與二胡的因緣從國小二年級開始,在教室中聽到學長拉奏《燭影搖紅》,他瞬間便被抓住了耳朵。他說「當時雖然什麼都不知道,可是聽聲音,就覺得二胡好好聽!」因嚮往而加入國樂社,進去後才發現裡面編制一點也不正規,與其說是國樂團,樂器的組成更像是要演奏廣東音樂註,加上整個社團只有一個指導老師,很難好好地學習。想起那段混亂的時光,曾宜臻忍不住苦笑:「那時都在浪費時間。」
直到國一的時候,學校請了音樂老師周進成來指導,體制才漸漸完善,曾宜臻也終於能夠有機會鑽研二胡的技巧。他說「大概在我國一或國二,二胡拚起來後我就排在學校的前段班了。」當時曾宜臻演奏二胡的技巧已經是學內首屈一指的了「但進入學校前段班有很好嗎?也許在所有學二胡的人中,我是排在後段班的。」與其說是因為自己拉的很好所以想繼續學習,曾宜臻說,自己更像是因為想到周進成老師的辛苦以及對社團的付出,所以不捨得放掉。
曾宜臻說自己教學時一向傾囊相授,因此曾有同行問他:「你不怕學生學會了以後取代你嗎?」曾宜臻很有自信地這樣答道:「有什麼好怕的?表達的風格,教學的風格一定都不一樣啊!」他認為如果會被取代,就表示自己不夠好,不然又怎麼會怕工作被搶走?曾宜臻更認為:「你都開始教學了,就是要教到他會啊!我不怕人家學會,怕人家學不會啦!」
訪談即將結束,我問他未來還有什麼樣的目標想要實現,曾宜臻依舊心繫學生,只淡淡地回道:「我只有一個想法,希望能在學生心中種下一棵種子,而這顆種子種得越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