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介紹臺灣客庄人文地景產的人文風貌。
2.客家藝文活動。
3.社區微旅行,感動臺灣農村生活的美好。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客家粉絲團
📌聽眾信箱👇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客語節目 收
e-mail|17rti@rti.org.tw
1.介紹臺灣客庄人文地景產的人文風貌。
2.客家藝文活動。
3.社區微旅行,感動臺灣農村生活的美好。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客家粉絲團
📌聽眾信箱👇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客語節目 收
e-mail|17rti@rti.org.tw
受訪者:龔德/客籍創作歌手
25歲那年,嘗試將流在血液中的客家文化加入音樂創作中,從此愛上音樂與客語碰撞,所產生的化學變化。除了透過客語創作認識自己的文化之外,也希望讓更多人感受客語及其歌曲的美。龔德毅然決然放下穩定而規律的生活,帶著吉他闖蕩,從街頭藝人、告別式樂手、電視選秀節目踢館魔王、廣播電台主持人等各式各樣的經歷,豐富了他的視野,讓他的作品風格 ...更多
受訪者:宋明翰/台北曲藝團相聲演員
宋明翰目前為台北曲藝團相聲演員、愛笑斯坦相聲男團創團成員、客家電視主持人、編劇,目前就讀台大戲劇研究所,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
八歲就開始學相聲的明翰,從小爸爸讓他聽魏龍豪、吳兆南等前輩的相聲錄音帶,從此愛上相聲,開始在台北曲藝團學習相聲。因緣際會下,台北曲藝團謝小玲老師得知他的客籍身分,便推薦他到客家電視台 ...更多
受訪者:彭仁郁/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彭仁郁來自新竹竹北,七歲以前都和阿婆說客語,但上小學後,卻被老師嘲笑有客家口音,繼而努力透過看相聲等方式,學習字正腔圓的華語,家人也漸漸不對她講客語,使得她漸漸成為不說客語的人,而這樣的文化創傷,也開啟她創傷療癒的研究。
畢業於台大心理系的彭仁郁,跟隨老師到東華大學剛成立的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接觸人類 ...更多
受訪者:黃脩閔、邱巧昀
本集探討「說話的藝術」,邀請來自中央客家學院的脩閔與巧昀一同打嘴鼓:巧昀曾在全國演講比賽中奪佳績,分享參加演講比賽的演、講技巧;脩閔高中時參與辯論社,分享正反兩方收集資料、換為思考的比賽過程;沅臻分享演員閱讀劇本、把台詞說得自然輕鬆的技巧。三人各自分享自己的說話心得,也分享了身為年輕世代用客語從事口說藝術的心得。 ...更多
受訪者:蔡奕輝/客家電視台攝影記者
蔡奕輝來自馬來西亞吉打州,小時候父親和他們說客語,不過由於學校都是教授華語,久而久之,家人漸漸改以華語溝通,訪談之中,蔡奕輝將客家話漸漸找回來。在馬來西亞許多客家人信奉基督教或天主教,奕輝的阿公便是天主教徒,家中奉有聖母瑪利亞像,與華人神明共居一屋簷,相當有趣,這也與臺灣客家人信仰佛教或道教居多,很不一樣的地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