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轉型正義 促轉會撤銷第二波政治受害者有罪判決

2018-12-09 11:42(12-10 09:45更新)
撰稿編輯:劉玉秋
促轉會撤銷第二波白色恐怖受害者的罪名,名單共有1505名受害者。(劉玉秋攝)
圖片來源:央廣RTI
促轉會撤銷第二波白色恐怖受害者的罪名,名單共有1505名受害者。(劉玉秋攝)

促轉會繼10月撤銷第一波政治受難者的罪名後,又公告撤銷第二波共1,505人政治受害者的有罪判決,並於今天(9日)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舉行撤銷公告儀式。促轉會代理主委楊翠表示,促轉會將公布撤銷判決的決定書,並以附表方式公布審判過程中的審判者、呈核者、還有核定者,希望有助釐清加害體制如何建立,做為未來責任的追究並開啟社會的討論。

在世界人權日前夕,促轉會與國家人權館9日合辦「平復司法不法之第二波刑事有罪判決撤銷公告儀式暨2018年世界人權日紀念活動」,公告撤銷白色恐怖受害者的罪名。繼10月公告的第一波共1,270人名單之後,這次第二波共公告撤銷1,505名政治受害者的有罪判決。

由於第二波撤銷的名單中,有27名政治事件當事人具有原住民身分,為了向政治事件者致意,撤銷儀式一開始便援引泰雅族Sbalay的文化精神,由泰雅族耆老林明福父子吟唱古調,並以族語祈福,盼由犯錯的一方主動釋出誠意,在多方見證下,雙方共同釐清真相及責任,以和平方式解決事情。

促轉會代理主委楊翠表示,援引泰雅族Sbalay的精神儀式,是為了彰顯歷史的複雜性與多樣性,讓受害的概念擴張到家屬面向,這樣才能符合當時的歷史圖像,也象徵唯有反省記憶,才能達成社會真正的和解。

楊翠也指出,促轉會將把撤銷判決的審理決定書公布給社會大眾,並以附表的方式,公布不法審判過程中的審判者、呈核者還有核定者,希望開啟民主憲政秩序,促成多方向的討論。楊翠:『(原音)通過決定書的內容跟附表的交互參照,呈現那個時候、那個特定的時空裡,這些審判者做了什麼樣的決定,可以釐清加害體制如何建立,未來作責任的追究可以開啟社會的討論。』

副總統陳建仁也表示,雖然有很多前輩等不到光明的一天已經離世,但政府仍要排除任何障礙,除去他們有罪的包袱,政府須正視這段不正義的歷史,轉型正義工作不僅是平復不法的判決,還要還原歷史真相,重建社會的信任,捍衛台灣的自由民主,讓台灣成為亞洲人權的燈塔,因此,他期許促轉會用更嚴謹的態度達成重大的使命,讓台灣人民有瞭解真相的權利跟機會。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