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醫衛實力確實可以貢獻國際,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分別在3月、5月針對印尼與越南的防疫需求,舉辦了登革熱防治與結核病防治研習營。疾管署除了規劃新南向國家友人實地走訪國家防疫資源外,也分享台灣在防疫執行面的Know How經驗,相關作為都獲得該國防疫人員高度肯定。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每年超過1,000萬人罹患結核病,其中有6成來自東南亞與西太平洋地區,而越南更是被認為結核病高負擔的國家之一。
越南的結核病情況有多嚴峻,疾管署慢性傳染病組組長黃彥芳以美國為例,指美國罹患結核病的人口是每10萬人小於10人,台灣則是每10萬人約有43人,而越南則是每10萬人有129人,單就已知的通報案例來說,越南的結核病情況是不能輕忽。
由於結核桿菌不容易根除,也因此患者一旦覺得症狀好轉就會自行停藥,如果結核病復發,就會有多重抗藥性問題。
為了協助越南防治結核病以及新南向政策的鼓勵下,台越有了結核病防疫的技術交流,日前更有越南臨床醫療、實驗室檢驗等人員,組團來台學習台灣在結核病的診斷、公衛以及檢驗的相關經驗。黃彥芳說:『(原音)對多重抗藥性的病人,他們想定期跟萬芳醫院專家定期討論病例,就是說這樣的治療藥物開得妥不妥適,像實驗室,他們也去看,他們正要做ISO認證、想建立實驗室的SOP,這Document我們都有了,所以直接想要請我們給他們這樣的Document,就可以短時間升級。另外還有要蓋負壓實驗室這事情,怎樣才算負壓,這他們沒有經驗。』
不只越南,疾管署也協助印尼強化登革熱的防疫,黃彥芳表示,由於台灣疫情資訊整合能力很強,很快就能找出高風險登革熱地區,為此,疾管署也在3月時與印尼來台的防疫人員,分享登革熱疫情地理資訊系統(GIS),9月份,印尼的防疫人員還會來台舉行成果發表。她說:『(原音)GIS專業技術訓練已經完成,4月在印尼有辦開訓,就是蚊子怎麼監測、資料怎麼綜合分析,9月會辦成果發表會。』
疾管署的防疫新南向,強調在實務面的具體合作,除了可以幫忙對方解決問題,同時,也消解境外疫情移入國內的壓力,新南向在幫助別人之餘,其實也幫了自己。
疾病管制署自去年起推動登革熱新南向計畫,今年有「2018新南向登革熱國際研習營」,今年3、4月也有舉行交流。(疾管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