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推播熱門報導

18個鐵路局12個虧損 中國高鐵經營惹關注

2019-11-05 19:35(12-17 21:35更新)
新聞引據:中央社
撰稿編輯:張子清
中國國鐵集團所屬的18個鐵路局中,去年竟有12個虧損,而且預期虧損局面未來仍將持續。(圖: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中國國鐵集團所屬的18個鐵路局中,去年竟有12個虧損,而且預期虧損局面未來仍將持續。(圖:中央社)

中國高鐵盈虧話題一直是外界關注焦點,陸媒引述數據顯示,中國國鐵集團所屬的18個鐵路局中,去年竟有12個虧損,而且預期虧損局面未來仍將持續。

「第一財經」4日報導,據中國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京滬高鐵)最新披露的招股書,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國鐵集團)首次公布下屬公司盈利情況,其中18個鐵路局中有12個虧損。

18個鐵路局分別是:太原、武漢、鄭州、上海、西安、南昌、濟南、呼和浩特、青藏、廣州、南寧、烏魯木齊、昆明、蘭州、北京、瀋陽、哈爾濱以及成都。

虧損最嚴重的包括瀋陽鐵路局、哈爾濱鐵路局和成都鐵路局,去年虧損都在人民幣百億元(約新台幣434億元)以上,今年上半年也都超過50億元。

據報導,上述3家子公司2018年淨利潤分別為負113.56億元、負125.87億元以及負126.75億元;2019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分別為負66.95億元、負65.17億元以及負50.56億元。

數據顯示,2018年只有太原鐵路局、武漢鐵路局、鄭州鐵路局、上海鐵路局、西安鐵路局以及南昌鐵路局盈利。

報導稱,鐵路局的盈虧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區域經濟發展狀況、鐵路貨運、客流量大小以及高鐵建設投入等。

例如在高鐵建設方面,不僅前期的投入耗資巨大,後期的營運和維護成本也很高。在各種因素下,可預見的是未來高鐵大面積虧損的局面仍將持續。

不過文中也指出,中國高鐵建設不能簡單的用盈虧來衡量,因為高鐵和鐵路發揮的社會效益超過盈虧本身。高鐵的快速發展不僅顯著改善民眾出行條件,並帶動沿線經濟增長和相關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區域、城鄉協調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產生了巨大的溢出效應。

以西南地區的貴州為例,近年隨著貴廣、滬昆高鐵等路線的開通,貴州的鐵路旅客運輸量和旅遊業均快速成長。數據顯示,2018年貴州全省旅遊總人數9.69億人次,年增30.2%;旅遊總收入9,471.03億元,年增33.1%。

據統計,中國高鐵是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高鐵網,截至今年9月,總里程突破3萬公里,其中營運時速可達300公里的路線超過1萬公里。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