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及、衣索比亞和蘇丹6日設定目標,期盼在明年1月15日前解決尼羅河水壩爭議。這項龐大的工程已經引發因為稀有水資源而升高爭端的疑慮。
在埃及的要求下,美國總統川普同意在華盛頓邀請3國進行調停。
衣索比亞境內藍色尼羅河(Blue Nile)上的「大衣索比亞復興水壩」(Grand Ethiopian Renaissance Dam)工程,引發這三個國家之間的爭議。埃及擔心供應該國90%用水的尼羅河河水流量將在水壩竣工後減少,並對蘇丹和埃及等尼羅河下游國家構成社會和環境衝擊。衣索比亞則強調,這個水壩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並希望藉由這個水壩,成為非洲最大的電力輸出國。衣索比亞認為,這項耗資40億美元的大壩工程不會產生埃及所擔心的後果。
在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以及世界銀行(World Bank)總裁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主導下,這3個非洲國家外長於第一天會議結束後表示,未來將就大衣索比亞復興水壩進行4次技術性會議。
3國外長聯合發表的聲明中指出,同意共同合作,尋求在2020年1月15日以前達成協議。
聲明中表示:「外長們重申,尼羅河對埃及、衣索比亞和蘇丹人民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以及跨界合作和達成協議後共享利益的重要性。」
3國的水資源部長將參與技術會議,聲明中並未具體說明可能的解決方案。
聲明中說,如果無法在明年1月15日前達成協議,將把這個問題交由國家領導人處理,或尋求進一步的外界協調。
尼羅河流經10個國家,是非洲最長河流,也是這些國家的供水和發電的重要來源。
尼羅河的主要支流白色和藍色尼羅河,在蘇丹首都喀土木匯集,然後向北流經埃及,最終流入地中海。
專家表示,如果爭議無法在水壩開始運作前解決,這3個尼羅河盆地國家恐將陷入衝突。
這3個國家的談判在今年破局,導致埃及轉而尋求國際調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