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不一樣的偏鄉教育 眾青年點亮學習新火花

  • 時間:2019-11-26 18:15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國維
不一樣的偏鄉教育 眾青年點亮學習新火花
教育部青年署舉辦「青年鹿樂實踐家計畫」成果發表會。(陳國維 攝)

教育部青年署今天(26日)舉辦「青年鹿樂實踐家計畫」成果發表會,展現18組青年團隊的實踐成果。原本在台北擔任平面設計師的溫佩璇,南飄到屏東林邊國小,帶領小朋友彩繪蚵殼風鈴、製作蓮霧木橡皮印章;甜點工作室負責人李奇芳則到雲林東榮國小等校,教學童透過在地食材,做出各式甜點,提升偏鄉孩子的土地認同感。

南投羅娜國小帶來活潑的唱跳表演,為這場成果發表會揭開序幕。教育部青年署推動「青年鹿樂實踐家計畫」,鼓勵18到35歲的青年發揮專業技能,到偏鄉學校及社區執行服務方案。

設計師溫佩璇:『(原音)我們主要是為了林邊、佳冬這地方他們的養殖漁業,然後蓮霧產業以及蚵殼產業設計出來的課程,那希望透過這些產業的一些廢棄的產物,能夠設計出有不一樣的新生命,然後能夠帶領給小朋友。』

溫佩璇帶給屏東林邊國小不一樣的美術課,小朋友學做蚵殼拼貼畫、彩繪蚵殼風鈴,學生鄭駿然還代表所有同學送給教育部長潘文忠一串風鈴。鄭駿然:『(原音)我們把蚵殼做成風鈴,因為那個蚵殼要先用刷子把它的泥土刷乾,然後還要打洞,最後那個是很困難,所以要很多人一起幫忙。』

林邊國小校長王芳姿:『(原音)社區非常認同學校這樣的做法,那我們當然就是吸引說年輕人可以返鄉來居住,覺得我們林邊是美好的,那這個也可以解決學校少子化的壓力。』


屏東林邊國小學童製作蚵殼風鈴。(陳國維 攝)

潘文忠分別到各個展示攤位及看板,了解每個計畫團隊的服務特色,現場也透過「青春沙龍」的方式進行溫馨對談。甜點工作室負責人李奇芳:『(原音)一個盆子、一個攪棒,你就可以做出很多很多不一樣的蛋糕,對於他們而言,是非常簡單,又容易上手,可是又會得到滿滿的成就感,因為這所有的蛋糕都是小朋友他們自己製作而成的。』

李奇芳為偏鄉孩子打造一輛載著夢想的甜點車,讓小朋友都更喜歡上學了。雲林東榮國小學生蔡坤家:『(原音)Oga(李奇芳)老師在課堂上教我們雙色蛋糕,這是我印象最深刻,就是比較會做的東西。』

雲林東榮國小學生蔡幸霏:『(原音)我們在上課的時候都是學國語、數學,可是就是學做甜點,讓我覺得很有不一樣的想法。』

下年度的「青年鹿樂實踐家計畫」預計在明年3月受理提案,教育部青年署希望有更多青年團隊能走進偏鄉,為各地點亮學習新火花。


雲林東榮國小學生愛上甜點課。(陳國維 攝)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