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委會公布2020大選申請返台投票人數達5328人,比起上一屆多出超過一倍,這還不含仍保有戶籍地旅外僑民。《BBC中文網》訪問多位旅美台灣年輕人,他們在談到這屆大選的特殊性時,不約而同反覆提到兩個詞:香港與資訊戰,印證了這次「芒果乾」(亡國感)在這次大選成為關鍵詞的重要地位,背後正顯出台灣民眾害怕「被統一」的集體焦慮。
根據僑委會統計,我國海外國民此次申請返國行使第15任總統、副總統選舉權人數達5328人,比起4年前第14屆總統選舉的2420人,多出了一倍,加上仍保有戶籍的旅外僑民不需申請返國投票,因此返國參與投票僑民實際上將比5328人更多,相當踴躍。
而《BBC中文網》特別針對此一現象訪問多名旅美年輕人返台投票的想法。一位在美國紐約從事科技業的葉先生選擇11日抵達台灣投票,隔天又要馬上返美。對於為何不惜代價也一定要投下手中一票?葉先生在自己臉書頁面上的留言或許說明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飛行時間:30小時。民主自由:無價。」
報導指出,在採訪過程中,這些年輕人在談到台灣大選的特殊性時,不約而同反覆提到兩個詞:香港與資訊戰。
香港為鏡 激起擔憂
報導也引述一位在美國生活五年的政策研究員楊光舜的看法,楊光舜回應表示,自己往年從未回台投票,但今年感受到了非投票不可的危機感,「感覺現在的選舉不太一樣了」,因為「以往民主是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但看到香港,發現原來並不是。」楊光舜認為,香港「反送中」的抗議激起許多台灣人對於「今日香港就是明日台灣」的擔憂。
近年來北京方面益發高調強勢地表示要「統一」台灣的決心,對於無法接受被中共政權統一的台灣人來說,威權的陰影越走越近。報導特別提到與「亡國感」發音相近的「芒果乾」成為本屆台灣大選的關鍵詞,背後是民眾對台灣「被統一」的集體憂慮。
資訊戰危機正在眼前
葉先生也提及「芒果乾雖是戲謔的說法,但這不是開玩笑的事情,」他認為中國通過散佈虛假、充滿黨派偏見的資訊來干預台灣大選或製造輿論分裂,是一個近在眼前的危機。
此外,澳洲媒體披露自稱是中國情報人員的王立強的說法,儘管未被證實,但也引起廣大注意,一些跡象表明,中國正利用現代科技與媒體升級其宣傳機器,在資訊戰的疑雲下,楊光舜看到了假資訊誤導大量民眾的危險後果,下定決心以回家投票的行動捍衛民主權利。「一個人的票造成的改變不大,但要是每個人都這樣想就很危險。」
在國民黨眼中的亡國感與綠營不同
但報導也提及國民黨候選人對「亡國感」的不同看法,批評民進黨操弄恐懼感、有意放棄「中華民國」、傷害台灣長遠經濟發展。同時「台灣」、「中華民國」,抑或蔡英文近期的提法「中華民國台灣」,名稱爭議背後是台灣人複雜的身份認同與代際演變。在海外台灣人中,這一現象也展現無遺。
不過報導指出,多位旅居海外的台灣年輕人透露,他們對韓當選後能否維持兩岸現狀、捍衛台灣的民主並不具信心,防止韓國瑜當選成為他們回家投票的重要動機之一。葉先生更不諱言,他返台投票不是為了確保蔡英文當選,而是希望韓國瑜大敗,他寄望這能止住國民黨越發傾向北京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