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熙臺灣輿圖」是國立台灣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但過去民眾欣賞時多為靜態呈現,為因應科技不斷翻新,台博館歷時1年的時間,製作「輿圖紀遊」3D動畫影片,帶領民眾重回18世紀。另外今天(19日)同步登場的還包括「臺灣雲豹與黑熊的傳說」,希望民眾透過VR360動畫體驗,重視生態保育。
「康熙臺灣輿圖」是已知中國現存最早的單幅彩繪卷軸臺灣全圖,以中國傳統山水技法繪製,內容以寫實手法描繪出17、18世紀台灣西部由北到南的山川地形、行政兵備部署、道路與城鄉生活等景觀,可說是當年台灣社會文化生活及清初台灣地理知識的一個縮影,被譽為「台灣古圖之最」,2010年已經指定為「國寶」,也是台灣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由於過去民眾欣賞「康熙臺灣輿圖」,只能以靜態的方式,為讓觀眾跳脫平面的視覺想像,台博館歷時1年時間,製作「輿圖紀遊」3D動畫影片,打造沉浸式環形劇場,以高質感動畫再現輿圖內的人文地景和符號意涵,包括臺灣藍鵲、白海豚、石虎、檳榔樹和苦楝樹等,栩栩如生重現,穿越300年的時空。台博館館長洪世佑說:『(原音)「輿圖紀遊」主要是康熙台灣輿圖,是國立台灣博物館的三寶之一,一般民眾在看國寶時都是靜態的,希望透過3D動畫的方式,讓民眾了解當時的生活樣貌,也可以讓博物館的文物和民眾的生活可以比較貼近。』
台博館歷時1年的時間,製作「輿圖紀遊」3D動畫影片,帶領民眾重回18世紀。(圖/陳林幸虹 攝)
另外同場也發表「台灣雲豹與黑熊的傳說」VR360動畫,透過3D呈現雲豹、黑熊與山林場景,並搭配2D手繪神話故事。洪世佑指出,台博館對於生物多樣性的保存,負有責任,由於台灣雲豹在2014年已正式宣布滅絕,台灣黑熊在台灣只剩400隻,希望透過VR的方式,呈現雲豹當時生活的樣貌以及跟黑熊之間的神話傳說,提醒台灣民眾注意環保的議題以及生物多樣性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