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專家引抗煞經驗 籲勿輕忽武漢肺炎疫情造成的心理壓力

  • 時間:2020-01-30 12:36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蕭照平
專家引抗煞經驗 籲勿輕忽武漢肺炎疫情造成的心理壓力
台灣從2003年3月14日發現第一個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病例,到2003年7月5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台灣從SARS感染區除名,共造成73人死亡。(美聯社/達志影像)

在2003年號召編撰「SARS安心手冊」的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監事張珏今天(30日)受訪表示,當年SARS被隔離者曾出現憤怒、焦慮、強迫症等情緒反應。如今面對武漢疫情,被隔離者的心理壓力一樣不能輕忽,她呼籲政府應提出心理衛生指引,協助社會度過壓力期。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為因應中國武漢肺炎疫情,目前規定須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2週的民眾約有2,000多人,在面對未知的新興傳染病以及不斷更新的疫情訊息下,不管是社會或被隔離者難免會有不斷升高的心理壓力。

在2003年SARS期間,號召成立「心理健康行動聯盟」並架設 「SARS心理健康資訊網」分享「安心手冊」的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監事張珏30日受訪表示,當年抗煞期間,曾有被隔離的醫護人員出現強迫洗地的行為或是有憤怒、焦慮等的強烈不安反應,基於健康立場,當時有一群專家就編撰了一份適用給被隔離者、醫護人員、一般民眾等的心理調適手冊。她認為,如今社會面臨武漢肺炎考驗,還是可以參考援用。

張珏強調,手冊重點在於提醒被隔離者或有家人被隔離的民眾,該如何面對情緒,並成為相互支持的心理免疫力。她說:『(原音)因為目前有網路或電話手機Line都存在,現在比以前好多了,就是連繫上,可以找一些朋友講出來你擔心害怕。要照顧情緒,第一個還是要面對情緒。』

張珏進一步表示,雖然政府及時說明疫情能降低無謂的恐慌,但目前較少看見心理支持的公共資源,她建議衛福部可以編撰指引、整合各種服務專線,引導民眾度過壓力期。她說:『(原音)衛福部是不是也要自己做一個呢,我們可以把我們的東西重新發給大家,讓他們知道在住院或隔離的時候如何調整自己(心理)。』

張珏提醒,不要因為對疫情的無知或錯誤的歧視,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壓力,而是更應學習新資訊來穩定情緒、保護家人。

(安心手冊http://sars.heart.net.tw/heartarticlenew.htm)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