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新社今天(5日)報導,泰國政府已經喊停由中國主導的湄公河開發計畫,也為環境運動人士捍衛東南亞這條最重要的水路帶來難得的勝利。
北京長期以來想在泰國北部炸開長達97公里的湄公河段,並疏通河床讓大型貨櫃船能夠通行。
這個計畫的願景是要打造一條從中國雲南省往南的水路貿易路線,與南方數千里以外的湄公河國家,包括緬甸、寮國、泰國與越南連結起來。
但是環境運動人士警告,這項疏浚計畫會破壞湄公河這個僅次於亞馬遜河的最具生態多樣化流域,同時泰國的主權與安全也會受到損害。
泰國政府在4日宣布,已經決定「停止此計畫」。在這之前,北京不願提高經費,在要進行疏浚的河段做進一步的評估調查。
國際河流組織(International Rivers)的皮恩蓬(Pianporn Deetes)表示,「這是下游國家所作出的大膽決定。」該組織已支持一項將近20年的草根運動,以保留湄公河的主要河道。
他並補充,「保留湄公河這一小段河道可以讓下游地區免於災難,儘管某個區域行為者長期施壓。」
湄公河在中國被稱為瀾滄河,最後流入南中國海,是世界上最忙碌的航運河段之一,也是北京以開發基礎建設與貿易策略為主的「一帶一路」計劃中的重要部份。
北京鮮少放棄在湄公河區域的長期計畫,通常會對在這個被視為中國後院內的爭議性計畫,像是大壩、港口或礦區開發等,修正預算或計畫。
不過,中國堅稱,它只是透過建造水電大壩與強化貿易,尋求這條河流的永續發展。
但是湄公河流域的生態已日益改變;在泰國與柬埔寨,河流漁量日漸減少;越南的湄公河三角洲正在下沉,因為上流大壩攔截了河流沉積物。
專家也表示,中國與寮國的數十個超大水電計畫,正在加劇泰國的季節性乾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