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研發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實驗性廣譜抗病毒藥物,因治癒一例美國本土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美方因此免費提供給中國,不過卻被網友發現,「瑞德西韋」竟被武漢病毒研究所搶先註冊了發明專利,武漢研究所向外宣稱這是為了「保護國家利益」所為。而隨著該款實驗性藥物受到關注,也才讓外界得知藥物主導者原來是來自台灣的女性研究者楊台瑩(Taiyin Yang,音譯)博士。
綜合媒體報導,瑞德西韋最早是吉利德公司針對伊波拉病毒研發的藥物,已經在國外完成一、二期臨床試驗。1月31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顯示,一名美國的感染者在入院第7天(患病第11天)晚上開始使用靜脈注射瑞德西韋進行治療。次日,患者的臨床狀況有所改善,使得「瑞德西韋」在國際間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治療新型冠狀肺炎的藥物,也因此美方將此實驗性藥物分享給中國,希望協助對抗武漢肺炎疫情。
武漢病毒所搶註冊 挨批專利蟑螂
由於該款藥物尚未在美國以及任何國家獲得批准上市,亦尚未註冊專利,但中國媒體以及《自由亞洲電台》5日陸續披露,中國已經搶先註冊該藥物專利,報導指出,武漢病毒研究所宣布,已將美國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公司免費向中國提供的研究中的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用於治療新冠病毒肺炎申請專利,引發外界質疑武漢病毒研究所行業道德操守和動機。
武漢研究所為此發出聲明表示,該研究所與合作單位在1月21日對瑞德西韋,申報中國發明專利(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用途),因瑞德西韋未在中國上市,也不曾在中國申請過專利。聲明強調,武漢病毒研究所申請專利的舉措,是「依據國際慣例,從保護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也表示「為抗擊疫情,暫不要求實施專利所主張的權利,希望和國外製藥公司共同協作為疫情防控盡綿薄之力」。
儘管也有聲音認為,武漢研究所申請專利行動可能不會成功,中國《新京報》引述中國清華大學藥學院院長、全球健康藥物研究中心主任丁勝說法表示,武漢病毒研究所申報專利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吉利德公司已將瑞德西韋治療冠狀病毒的用途申請專利。雖然新型冠狀病毒是新病毒種類,但已包含在冠狀病毒的概念下。
然而隨著該款藥物受到關注,也讓人注意到吉利德公司研發這款藥物的幕後推手,包括《大紀元》以及《環球生技月刊》均報導,主導這款「瑞德西韋」的抗病毒藥物研發的幕後推手,正是吉利德科學公司執行副總裁楊台瑩(Taiyin Yang),她是1993年加入吉利德,並於2015年1月被任命為藥品開發和製造執行副總裁,負責公司所有化合物的研發及產品上市的業務。
新藥幕後推手楊台瑩來自台灣 政府可望引進藥物
報導指出,楊台瑩畢業於台北北一女中、台灣大學化學系畢業,擁有台大化學博士學位及南加州大學有機化學博士學位,1993年加入吉利德,並於2015年1月被任命為現任藥品開發和製造執行副總裁,負責小分子和生物製劑的化學製造和控制操作,包括開發、生產、供應鏈管理、分析操作以及研究和商業產品的品質監督。 並於2019年年底加入臨床階段的生物製藥公司─Kodiak Sciences Inc.的董事會,該公司致力於開發治療慢性、高盛行率視網膜疾病的新型療法。 2017年的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中,楊台瑩更曾受邀來台提供建言。
報導指出,傳染病防治醫療網臺北區指揮官張上淳也表示,我國政府已與吉利德接洽,將有機會取得該藥物,供國內需要的患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