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熱門關鍵字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抗疫大突破 武漢肺炎病毒首張超高解析圖出爐

2020-02-20 12:49(11-29 18:05更新)
新聞引據:中央社
撰稿編輯:張雅涵
COVID-19(武漢肺炎)病毒首張超高解析圖出爐。(AFP)
圖片來源:法新社
COVID-19(武漢肺炎)病毒首張超高解析圖出爐。(AFP)

美國科學家19日發布第一張原子級解析度的新型冠狀病毒關鍵部位3D影像,有助了解病毒如何附著、進而感染細胞。這對疫苗與療法研發大有助益,堪稱重要突破。

俗稱武漢肺炎的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死亡案例迄今已超過2,000例,幾乎都在中國,中國迄今共有7萬4,185例確診病例。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團隊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率先研究中國研究人員公開的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碼,用以製作病毒關鍵部位「合成棘蛋白」(spike protein)的穩定樣本。

接著團隊運用尖端的「冷凍電子顯微術」(Cryo-electron microscopy, cryo-EM)做出「合成棘蛋白」成像,成果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

領導研究的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家麥克雷蘭(Jason McLellan)告訴法新社:「合成棘蛋白其實是我們想引進到人體內的抗原,以讓免疫反應做好出動抗體對抗的準備,當病毒真的來襲,免疫系統已準備就緒,隨時都能發動攻擊。」

麥克雷蘭還表示,他和同僚耗費多年時間研究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與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等冠狀病毒家族成員,有助他們開發保持合成棘蛋白穩定的方式。

團隊已把分子結構圖發送給世界各地的合作者,供他們提出改善方法,促成更大的免疫反應。

此模型也有助科學家研發新蛋白,讓新蛋白附著在感染者合成棘蛋白的其他部位,使合成棘蛋白無法作用,從而產生治療效果,這也就是所謂的「抗病毒(antiviral)。

德州農工大學德克薩卡納分校(Texas A&M University-Texarkana)病毒學家紐曼(Benjamin Neuman)表示:「這是冠狀病毒最重要蛋白之一的完美清晰結構,就了解病毒如何找到並進入細胞而言,堪稱重要突破。」

紐曼還說,病毒發展結構之所以有用,在於它可呈現病毒糖分子鏈的大小與位置。病毒會利用糖分子鏈,來避免被人類免疫系統偵測到。

紐曼並未參與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