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北醫研發「在家AI快篩」APP MIT黑客松技壓群雄

  • 時間:2020-04-14 10:1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蕭照平
北醫研發「在家AI快篩」APP  MIT黑客松技壓群雄
北醫大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 (資料照片/蕭照平攝)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今天(14日)表示,因應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肆虐,他們研發團隊最近在國際黑客松比賽推出「在家AI快篩」APP深受矚目。他進一步表示,面對新興傳染疾病,各國醫療AI也積極投入研究,但建構一套全世界的數據資料庫還需要更多努力。

COVID-19武漢肺炎全球肆虐,各國都亟欲發展快速掌握病患的檢驗方法與治療方式。在國際耕耘醫療人工智慧議題20多年的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14日受訪表示,最近幾週全球密集舉辦多場因應COVID-19武漢肺炎,俗稱黑客松(hackathon)的程式設計馬拉松,北醫團隊開發的「在家AI快篩」APP更在全球千支隊伍中脫穎而出。

李友專表示,許多國家民眾對於出現可能症狀就擔心是否要急診處理,為了解決這項問題,研發團隊分析上百篇武漢肺炎的症狀報告,並結合使用者的病史、年齡等資料,只需要透過APP點選,就能概略知道感染機率,進一步作為是否要轉進醫院的決策參考。他說:『(原音)每一種症狀對判斷這病人是否感染武漢肺炎的機率,包含基本的性別、年齡、過去疾病、現在疾病都有,像是呼吸、嗅覺喪失、紅眼症還有其他,做出一個APP,病人在家點一點就知道自己機率多少、需不需要去急診。』

不過,李友專也坦言,AI的應用是建立在大量數據之上,目前國內數據量還不足以全面啟動,但國際AI界早已開始積極備戰,不過,由於各國對確診患者的資料格式、內容細節並不相同,所以在彙整統一大數據之前,還需要更多努力。

而即將擔任2021年國際醫療資訊協會主席的李友專就進一步表示,他們已經向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信函,希望WHO協助世界建立武漢肺炎相關資料的標準化。他說:『(原音)目前狀況就還沒有到一個標準資料格式,第一個,標準資料格式,我們覺得這很重要,然後大家必須願意把資料拿出來,因為這是人類共同敵人,不是說,我有我的資料而不願意共享,我自己先研發,如果是這樣大概就完蛋了。』

李友專表示,一旦更理解疾病以及累積更多資料,醫療AI不僅可以協助掌握特定高風險族群也能協助人類降低恐懼。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