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推播熱門報導

國圖邀新二代作家等6人開講 後續場次報名解封

2020-06-09 18:38(12-09 07:10更新)
撰稿編輯:陳國維
國家圖書館邀請6位千禧世代作家分享創作點滴。(陳國維 攝)
圖片來源:央廣RTI
國家圖書館邀請6位千禧世代作家分享創作點滴。(陳國維 攝)

國家圖書館舉辦夏季閱讀講座,邀請新二代作家陳又津等6人,分別和6位台灣文學研究領域學者對談,議題橫跨族群、社會、歷史與文學地景。隨著國內進入防疫新生活階段,國家圖書館宣布,後續尚未舉行的3場講座,開放報名人數將從之前的115人,恢復到常態的400人,讓更多民眾能到現場一探作家們的創作心路歷程。

國家圖書館夏季閱讀講座,今年推出「集結,千禧世代作家:新世代作家圖像」,邀請黃崇凱、沙力浪、陳又津、羅毓嘉、楊富閔、楊双子等6名千禧世代作家,與學者對談。

國家圖書館組長黃文德指出,台灣文學已有不少以東南亞移民為創作主題,或者由東南亞作家提筆創作的精彩作品,但較少聽到新移民第二代的心聲,所以這次特別安排印尼新二代作家陳又津,和與談人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所助理教授謝欣芩,暢談「新二代作家的台灣人種學」。

黃文德:『(原音)她在談這樣一個議題的時候,她會比較著重於說,她其實並不是真的去談一個新的人種的出現,而是說在文學書寫裡面,出現這樣一個不同族群的圖像,那這個圖像的出現,可能對應的是作者在描述自己身分書寫的一個認同跟掙扎這樣子。』

黃文德提到,這次的系列講座籌畫近1年,共推出6場,都在週六下午舉行,前3場因為配合防疫,現場採梅花座方式,每場最多接受115人報名;如今解封,後3場講座將能恢復常態,即日起開放400人線上報名,講題包括「詩、抵抗與網路世代詩人的社會參與」、「解嚴後台灣囝仔的三合院創作課」、「當新女性穿越回舊台灣」,所有場次也將在國家圖書館網站(http://www.ncl.edu.tw)進行線上直播。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