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推播熱門報導

德情報單位警告中國行動支付平台風險

2020-07-17 06:16(12-11 18:50更新)
新聞引據:中央社
撰稿編輯:楊明娟
支付寶、微信支付。(路透社/達志影像)
圖片來源:路透社/達志影像
支付寶、微信支付。(路透社/達志影像)

德國情報部門在年度報告中首度警告支付寶等中國行動支付平台的風險,認為個資可能被中國官方利用。

德國內政部旗下的聯邦憲法保護局(BfV)在日前公布的2019年年度報告中表示,中國和德國公民在德國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等行動支付平台、中國的網路服務或自行車共享服務時,由於伺服器在中國,個資可能會被中國官方利用,成為社會信用體系的數據來源。

中國社會信用體系收集大量數據,對個人或企業的行為進行評分,作為獎懲的標準,西方國家一般認為這是中共監控人民和打壓異己的工具。

去年,聯邦憲法保護局曾建議去中國旅行的人,最好攜帶用一次即丟的手機和額外的筆記型電腦,返國後立即檢查是否被安裝間諜軟體,或乾脆丟掉不用。

為招攬中國觀光客,德國愈來愈多店家引進微信支付或支付寶,今年聯邦憲法保護局第一次在年度報告中警告中國行動支付平台的風險。

這個負責防範外國間諜活動的情報部門在報告還指出,自從2012年習近平出任國家主席以來,為確保中共的一黨專制和科技優勢,情報單位在中國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在德國的中國特工主要對歐盟、國際會議以及5G網路、貿易戰等與中國利益直接相關的領域感興趣。

此外,為掌握先進技術,達成「中國製造2025」目標,中國併購德國尖端科技領域的中小企業,也可能造成敏感資訊外洩的風險。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