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推播熱門報導

北京打壓香港 德國民眾對中國觀感明顯惡化

2020-07-22 07:32(12-21 03:45更新)
新聞引據:中央社
撰稿編輯:楊明娟
北京打壓香港,德國民眾對中國觀感明顯惡化。圖為香港金紫荊廣場上矗立了大型紫荊花雕塑,是北京中央政府贈予香港的回歸紀念賀禮。(美聯社/達志影像)
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北京打壓香港,德國民眾對中國觀感明顯惡化。圖為香港金紫荊廣場上矗立了大型紫荊花雕塑,是北京中央政府贈予香港的回歸紀念賀禮。(美聯社/達志影像)

德國最新民調顯示,近半數民眾希望與中國疏遠,中國打壓香港的民主運動,顯然是近來德國人對中國觀感惡化的關鍵。

德國明鏡周刊(Der Spiegel)委託民調機構Civey訪問民眾「您希望德國採取什麼樣的中國政策」,結果顯示贊成「傾向疏遠」和「明確疏遠」的民眾分別占24.5%及22%,加起來將近一半,認為應該「維持現狀」約三成,反之選擇「傾向親近」和「明確親近」加起來只有18%。

這項民調從2017年秋天起定期進行,當時親近中國和維持現狀是德國的主流民意,兩者都在四成上下,反之認為應該與中國疏遠的民眾只有兩成。

2018年年底,德國民意開始出現變化,要求與中國疏遠的比例逐漸上升,並在去年底首度超越支持親近的人。

回顧過去2年,媒體大幅報導維吾爾人被拘禁在再教育營和中國透過「一帶一路」等倡議分化歐洲,顯然影響不少德國民眾對中國的觀感。關於中國電信設備大廠華為能否參與5G網路建設的討論,也讓愈來愈多德國人意識到中共如何透過科技監控人民。

然而,近來讓德國人對中國觀感惡化的關鍵是香港。

明鏡周刊指出,自從1年前香港出現反送中示威以來,北京對香港的干涉愈多,要求對中國強硬的德國人比例就愈高,支持對中國疏遠的比例上升明顯反應了這個趨勢。

德國是今年下半年的歐盟輪值主席國,有機會主導歐洲的中國政策,然而總理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最近一再強調與中國對話的重要性,不願直言批評北京的治港政策,因此在國內受到不少批評。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