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推播熱門報導

流星雨接踵來 接力劃破夏日天際

2020-07-26 15:37(12-20 17:05更新)
新聞引據:中央社
撰稿編輯:李自立
天文館與蘭嶼東清國小合作,在蘭嶼架設星空攝影機。(圖:台北市立天文館提供)
圖片來源:其他
天文館與蘭嶼東清國小合作,在蘭嶼架設星空攝影機。(圖:台北市立天文館提供)

台北市天文館今天(26日)指出,夏日流星雨季將在7月下旬拉開序幕,率先登場的是寶瓶座Delta南流星雨,預計29日深夜達極大期,若天氣晴朗、沒有光害,每小時約可看見幾十顆流星。在寶瓶座Delta南流星雨後,英仙座流星雨接力登場,8月12日將可達極大期,每小時有近百顆。

天文館指出,寶瓶座Delta南流星雨逢上弦月,適合觀賞時間是午夜後至天亮前,特別是月亮剛落下後,觀測條件更佳;英仙座流星雨則相反,極大期逢下弦月,民眾若要觀賞,要把握晚間10時至午夜這段時間。

天文館表示,根據以往觀測經驗,寶瓶座Delta南流星雨的流星數量約可維持2天,速度中等,缺乏流星痕和明亮的火流星,亮度偏暗;英仙座流星雨是年度三大流星雨之一,極大期每小時可達近百顆,這群流星速度偏快,平均亮度高,常有火流星出現。

天文館提醒,觀賞流星雨不用特殊儀器,只要在無光害且視野遼闊處仰頭以肉眼觀賞即可,其中,高山地區水汽與光害少、空氣透明度高,是最好的觀察地點;其次,是遠離城市的鄉村地區;海邊因水汽多,再次之;城市的觀賞條件最差。

天文館表示,流星是太空中的小石頭或塵埃,因地球重力而往地面落下的過程中,與地球大氣發生碰撞摩擦而燃燒的現象。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