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熱門關鍵字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中藥材白扁豆立大功 中研院發現萃取物可阻斷新冠病毒(影音)

2020-07-29 11:46(12-17 18:25更新)
撰稿編輯:楊文君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發現中草藥中的「白扁豆」所萃取出的蛋白質FRIL可抑制新冠病毒感染。(楊文君攝)
圖片來源:央廣RTI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發現中草藥中的「白扁豆」所萃取出的蛋白質FRIL可抑制新冠病毒感染。(楊文君攝)

台灣昨天增加5例武漢肺炎(COVID-19)境外移入病例,引發各界擔憂。不過,中央研究院今天(29日)指出,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發現中草藥中的「白扁豆」所萃取出的蛋白質FRIL,可抑制新冠病毒感染。該研究論文已於7月24日刊登於《細胞報告》(Cell Reports)。

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仍在全球延燒,中研院29日召開記者會指出,中草藥中的「白扁豆」萃取出的蛋白質FRIL可抓住新冠病毒表面的醣分子,進而抑制病毒感染、阻斷其傳播,提供新的抗疫研發方向。

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徹指出,從白扁豆萃取出的FRIL,其結構如同一顆極小型的消波塊,約7奈米立方,有四個完全一樣、向外突出的端點,這些端點會與醣分子產生結合作用,因此,一個FRIL可同時抓住在其周圍的多個醣分子。

儘管目前動物實驗還在進行中,但在新冠病毒的細胞實驗中,團隊也發現,新冠病毒無法進入經FRIL處理的細胞的細胞膜,有效抑制感染至5%以下。馬徹說:『(原音)相較於被感染的細胞的病毒量,那如果有加了這個蛋白質,感染程度大概小於5%。』

研究技師詹家琮指出,白扁豆不僅是《本草綱目》裡所記載的草藥,也是世界上許多地方如印度、東南亞的日常食物,代表人類食用白扁豆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但白扁豆也是有一些毒性,食用時要特別小心。詹家琮說:『(原音)在中醫的古籍裡面講,扁豆是可以生吃的,但是現代人因為科學發達了以後,對一些成分跟毒性會比較講究,所以生的東西也不適宜吃太多。』

專家也提醒,FRIL的量約佔白扁豆的千分之一,要如何運用才能有效預防或治療武漢肺炎還需進一步研究,但未來或許可製作成噴霧劑,噴在口罩上阻斷病毒,或噴在密閉空間,如機艙,甚至製作成鼻噴劑等。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