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熱門關鍵字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COVID-19疫苗研發 國光生技擬8月臨床試驗

2020-07-29 18:58(12-03 13:45更新)
新聞引據:中央社
撰稿編輯:李自立
國光生技29日宣布俗稱武漢肺炎的COVID-19疫苗最新進度,包括一期臨床、病毒變異株交叉保護力試驗、安全性及攻毒試驗等都大致完成,預計人體臨床一期試驗在8月開打,目標希望明年能順利生產2300萬劑。(示意圖 / 翻攝自Pexels.com)
圖片來源:其他
國光生技29日宣布俗稱武漢肺炎的COVID-19疫苗最新進度,包括一期臨床、病毒變異株交叉保護力試驗、安全性及攻毒試驗等都大致完成,預計人體臨床一期試驗在8月開打,目標希望明年能順利生產2300萬劑。(示意圖 / 翻攝自Pexels.com)

國光生技今天(29日)宣布俗稱武漢肺炎的COVID-19疫苗最新進度,包括一期臨床、病毒變異株交叉保護力試驗、安全性及攻毒試驗等都大致完成,預計人體臨床一期試驗在8月開打,目標希望明年能順利生產2300萬劑。

國光生技今天舉行法人說明會,針對外界高度關注的武漢肺炎疫苗開發的期程規劃說明。國光生董事長詹啟賢表示,目前規劃8月正式進入一期人體臨床試驗,收案人數60人,接著二三期臨床試驗將一起做,預計會做3000人,三期希望採多國多中心的方式進行。

他指出,目前已經開始生產臨床試驗批次,預計今年12月有20至30萬劑可以供應給醫護人員使用。如果一期順利,明年農曆過年前可以備妥200至300萬劑供國人使用,目標是明年順利完成2300萬劑。

詹啟賢表示,台灣臨床實驗為優先,臨床一期二期完成後,三期會往多國多中心模式進行,政府目前只補助到二期。未來儘管沒有政府補助也會自費完成三期臨床,現階段準備新台幣7至8億元完成新冠病毒疫苗開發。

國光生技以基因重組技術在非哺乳類細胞生產的模式製造病毒的蛋白,由於此技術生產的產品包括FluBlok(美國)、B型肝炎疫苗、子宮頸癌疫苗等已在全球上市,生產平台已成熟完備。

詹啟賢表示,由於重組蛋白技術開發的新冠病毒疫苗擁有百分百自己研發的智慧財產權,有完全自主能力,未來到任何地方發展都不受限,才能真正國際化。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