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熱門關鍵字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印度新教改政策 盼15年後高教入學率達50%

2020-07-29 22:19(12-20 07:30更新)
新聞引據:中央社
撰稿編輯:黃啟霖
印度總理莫迪的內閣29日通過「國家教育政策」,同意以母語和地區語言做為教學語言,盼15年後高等教育總入學率能達50%。(圖:翻拍自推特直播)
圖片來源:其他
印度總理莫迪的內閣29日通過「國家教育政策」,同意以母語和地區語言做為教學語言,盼15年後高等教育總入學率能達50%。(圖:翻拍自推特直播)

在印度各地強烈反對莫迪政府強推印地語教學下,總理莫迪的內閣今天(29日)通過「國家教育政策」,同意以母語和地區語言做為教學語言,盼15年後高等教育總入學率能達50%。

印度人力資源開發部長尼尚克(Ramesh Nishank)和新聞與廣播部長賈瓦德卡(Prakash Javadekar)今天在國家媒體中心宣布,內閣會議通過「國家教育政策」。

賈瓦德卡指出,莫迪主持的內閣會議今天通過了21世紀的新教育政策。重要的是印度的教育政策在過去34年來都沒有變化。

談到在「國家教育政策」下的新變革和改革目標時,印度人力資源開發部高等教育司長卡雷(Amit Khare)說,政府希望推行新的「國家教育政策」後,高等教育總入學率能在2035年達到50%。

根據印度2018年的年度教育狀況報告,從2010年以來,印度年齡在6到14歲的學生入學率都超過96%,識字率也從1947年的12%提升到74%,但高等教育的入學率僅26.3%。

印度媒體先前曾報導,右翼的莫迪政府為推動愛國教育,在擬定新的國家教育政策時,希望把印度北部流行的印地語(Hindi)作為各地主要教學語言,甚至推廣為印度統一的語言,遭到印度各省政府反對,認為印度憲法尊重各地語言,並沒有訂定國語,中央政府應尊重各地方言與文化。

由於爭議太大,在莫迪政府今天公布的「國家教育政策」中,允許以母語、地區語言作為教學語言,直到學校5年級為止;新的改革將以地區語言導入數位教學課程,而非把數位課程內容限定為印地語或英語。

此外,根據印度政府所公布的「國家教育政策」,學校從6年級開始將專注技能開發,並提供學生實際操作的經驗。新政策也致力減少學校教學內容的負擔。

這份新國家教育政策還著重學生的科學素養,課程將整合21世紀的技能和數學思維。

學校教育還將開發以遊戲為基礎的幼兒保育教育。各級學校考試將測試的是學生學到的知識,而非考學生死記硬背的能力。

莫迪政府公布的「國家教育政策」,將取代1986年訂定,並於1992年修改的國家教育政策,並拓展2009年訂定的接受教育權利法,以涵蓋3到18歲的受教育者。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