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大選逼近,遠在中東地區的美國宿敵伊朗,究竟如何看這次大選呢?分析家指出,伊朗內部對兩位候選人各有想法,強硬派支持川普連任,期待美伊升高緊張,但支持拜登的人明顯佔多數,期待拜登勝選可以緩和伊朗的經濟困境。然而,美國有一貫的政策,無論誰當選,改變的幅度可能相當有限。
川普敵視伊朗 升高雙邊緊張
眾所周知,自從川普(Donald Trump)在2016年勝選後,對伊朗展現強大敵意,包括退出2015年的聯合全面行動方案(JCPOA),也就是伊朗核子協議,恢復對伊朗的嚴厲制裁,對伊朗經濟造成重擊,鼓動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建交,並動用無人機狙殺前往伊拉克訪問的伊朗革命衛隊「聖城部隊」指揮官蘇雷曼尼(Qassem Soleimani)。這些作為早已升高伊朗和美國之間的原有的敵對和緊張。
伊朗官方對美國大選表現得輕描淡寫,伊朗國會議長卡利巴(Baqer Qalibaf)9月間向國會表示,「不論是川普或拜登當選都沒有差別,美國對伊朗的敵意根深蒂固,美國的基本政策不會改變,就是要傷害這個伊朗人國家。」
美控伊朗干預大選
然而,美國政府則是一再指控伊朗意圖干擾美國大選。
川普曾在8月15日的白宮記者會上指控伊朗和中國,意圖打破他和拜登的平衡均勢,讓選情對拜登有利。
美國國家反情報主管辦公室(ONCIX)負責人伊凡尼納(William Evanina)也向英國廣播公司(BBC)點名俄羅斯、中國和伊朗,使用「隱蔽和公開的影響措施」以達到試圖左右美國選民和分化美國的目的。
伊凡尼納並且表示,德黑蘭方面不希望川普獲得連任,伊朗認為如果川普勝出,將導致「美國繼續向伊朗施壓,以推動政權更替」。
推特(Twitter)則是指出,在9月底的美國總統首次辯論會期間,他們與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合作,移除了130個可以回溯到伊朗的問題帳戶,因為這些帳號試圖在2020年美國總統辯論中擾亂公眾討論。
伊朗民意偏好拜登
根據民意調查,伊朗菁英階層和一般民眾都相當關心美國大選。
根據伊朗學生民調機構(Iranian Students Polling Agency),四分之三的伊朗人在追蹤美國大選的新聞。 另一份民調顯示,96%的伊朗人某種程度的追蹤美國大選新聞。伊朗國營電視台也報導了最近兩位候選人的辯論會。
分析家指出,多數伊朗民眾偏好拜登(Joe Biden)當選,原因有多重,伊朗在2015年與國際六大強權簽署這項協議時,拜登正是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的副手。而拜登已經表示,如果勝選就會重返伊朗核子協議。
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國際特派員、資深中東記者德拉加希(Borzou Daragahi)指出,拜登不像川普,他熟悉中東事務,又曾廣泛訪問中東地區。拜登在9月29日與川普的首場辯論會上,脫口而出一句「依照真主的旨意(Inshallah)」,絕非偶然。
改革派的中東日報(Sharq)最近指出,拜登的勝利會減少對伊朗的經濟壓力。「相較於共和黨人,民主黨人較為柔和。」
強硬派盼川普連任 意圖升高緊張
伊朗內外的專家都指出,多數伊朗人都偏好拜登勝選。不過,德國圖賓根大學(University of Tubingen)中東與比較政治研究員法圖拉內賈德(Ali Fathollah-Nejad)向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指出,「從伊朗人的立場來看,兩位候選人在(對伊朗)政策上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法圖拉內賈德指出,雖然川普當選連任可能意味著,對伊朗經濟造成重傷害的「極限壓力(Maximum Pressure)」政策將會持續;不過,仍然有人認為,川普的缺乏原則與做生意心態,更可能達成有利的合約。
此外,由於川普已和世界上許多地區疏遠,這也讓伊朗得以獲益,尤其是美國傳統的歐洲盟友,可以協助伊朗穿越美國實施的二級制裁(secondary sanctions)。
伊朗伊斯法罕大學(University of Isfahan)政治學教授歐米迪(Ali Omidi)向大西洋理事會表示,多數伊朗人和伊朗菁英偏好拜登執政;不過,伊朗保守勢力中的鷹派陣營較傾向川普連任,希望升高美國和伊朗之間的緊張,讓他們可被賦予更多權力。
但是,歐米迪表示,這些人僅佔少數。「多數保守派人士很清楚,如果川普繼續執政,對伊朗體制是一個存在的威脅。」「保守派多數還是偏好拜登當選,可以降低緊張。」
伊朗避免捲入大選 美政策有一貫性
從伊朗如何在中東和波斯灣行事來看,誰當選美國總統可能終究只是扮演一個小角色。伊朗已經極力在避免成為美國大選的一個因素。
法圖拉內賈德表示,「不論誰勝出,伊朗都將堅守自己的戰略,目的或許在增加與美國可能進行會談的籌碼。」
德拉加希分析說,即使在川普2016年勝選,並在2018年開始採取步驟退出伊朗核協議之前,德黑蘭就一直在抱怨,華府並沒有履行協議的承諾,也在繼續封堵與伊朗的貿易。因此,不論最後誰在11月3日勝選,美國和伊朗的關係將是持續性多過改變。
即使拜登勝出,重返伊朗核子協議,因而自動再度解除對伊朗的制裁,卻無法取得伊朗的更多讓步,仍將面臨來自民主黨內部的反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