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生福利部明年將面臨俗稱武漢肺炎的COVID-19疫苗、萊豬、健保調漲3大挑戰。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19日)坦言,疫苗涉及生命安全最困難,未來新興疾病恐愈來愈多,台灣須有疫苗研發、製造能力;陳時中也透露,輝瑞與德國BNT合作的疫苗冷鏈技術問題,台灣已確定能夠克服。
陳時中今天上午接受電台專訪時表示,因應武漢肺炎疫情,台灣很早就開始著手準備國產疫苗研發,到了6、7月,即便對疾病很多知識都還不清楚,也已展開國際疫苗洽購談判。
陳時中指出,武漢肺炎疫苗怎麼取得、怎麼打、疫苗安全性等問題,是明年將遇到最大的困難,目前台灣的疫苗策略是國產、國外疫苗都要有,確保明年中一定有疫苗可用,屆時打與不打將是另一個難題。
不過,陳時中強調,國產疫苗事涉國家安全戰略,因應未來各種新興疾病變異,台灣必須具備疫苗研發、製造能力,厚植台灣生技產業,才能迎戰自然的反撲。
美國輝瑞大藥廠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合作研發的武漢疫苗後期試驗最終結果顯示,疫苗的預防效果達95%,但這支疫苗必須在零下70度低溫運送、保存,冷鏈技術將成一大挑戰。
陳時中說,台灣正向代理商、原廠洽談這支疫苗,冷鏈技術問題經行政院指導並結合廠商力量,確定是可以克服的,其餘候選疫苗洽談也有相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