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署辛酸升格 立委要求3個月內處理血汗人力問題
由中國業者架設的「台灣學術文獻數據庫」,在當地政治審查下,將台灣各大學至少16萬篇以上的碩、博士論文,只要提到「我國」兩字,都改為「台灣」。對此,教育部今天(16日)表示,將要求各大專校院檢視所授權的資料庫業者,如有不當運用,應中止授權,教育部也將在近期擬訂定型化契約範本,供師生參考使用。
由「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有限公司」設置的「台灣學術文獻數據庫」,收錄台灣許多大專校院在2004年以後的碩、博士論文,但只要論文題目或摘要內容寫到「我國」兩字,就會被改成「台灣」。
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回應,教育部重申學術論文不容被刻意矮化我國家主權地位,或侵害學校及師生權益。朱俊彰:『(原音)我們會要求大專校院去檢視所授權的資料庫業者,如有不當的運用,必要時要中止授權;並提醒學生如果發現論文被不當的運用,有逾越授權的範圍時,可以要求要中止授權,並得請求賠償。』
朱俊彰說,教育部已邀集智慧財產領域的學者、專家,討論授權給資料庫業者授權書內涵的合理性,並將擬訂定型化契約範本,提供學校師生參考使用。朱俊彰:『(原音)包括學校請學生去簽授權的那一個定型化契約,以及學校跟業者在簽授權的這個契約,我們都會提供定型化的範本。』
教育部也指出,針對特定民間資料庫業者的商業行為,是否確有配合中國大陸言論審查,擅改論文內容等違反著作權法的情事,或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相關規定,教育部會再邀請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及陸委會共同商定處理原則,避免類似情形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