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推播熱門報導

反學術商業壟斷 立委推「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

2020-12-30 11:15(12-13 06:50更新)
撰稿編輯:劉玉秋
民進黨立委范雲與學者30日主張,知識是公共財,國際學術圈為了對抗資料庫商業化已陸續發起「開放取用」運動,台灣已晚了20年,應即刻推動「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不能再拖。(劉玉秋攝)
圖片來源:央廣RTI
民進黨立委范雲與學者30日主張,知識是公共財,國際學術圈為了對抗資料庫商業化已陸續發起「開放取用」運動,台灣已晚了20年,應即刻推動「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不能再拖。(劉玉秋攝)

我國主要線上論文資料庫華藝遭質疑配合中國政治審查,引發「學術資料庫公共化」的討論。民進黨立委范雲與學者今天(30日)主張,知識是公共財,國際學術圈為了對抗資料庫商業化已陸續發起「開放取用」運動,台灣已晚了20年,他們要求科技部與教育部應即刻推動「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不能再拖。

長期收錄台灣主要各大專院校學術論文的線上資料庫華藝公司日前遭踢爆,將線上圖書館的學術論文「輸出」到中國,卻還配合中國「紅色審查」,甚至大量竄改論文的事實性資訊,引發學術界嘩然。

學術界出身的民進黨立委范雲、莊競程與多名學者、學生團體30日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應即刻推動「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以反商業壟斷。

范雲指出,知識應該是公共財,國際學術圈為了對抗資料庫商業化或高額收費,陸續發起「開放取用」(open-access, OA)運動,推動論文開放免費取得,至今已20多年,華藝事件正好給台灣學術圈一個推動「知識公共化」的契機,建置或完善現有資料庫、引進全文下載、推廣台灣研究成果至國際場域等,避免壟斷。范雲說:『(原音)我們希望能要求相關科技部、教育部研擬一個期程,逐步讓台灣學術資料庫開放,就不會單一壟斷的商業公司,在未經作者同意下,賣斷版權。』

台灣社會學會理事長林國明也支持「學術資料庫公共化」的構想,他認為作者的權利一旦被侵害時,有些期刊未必會採取解除合約的作法,因為資料庫被壟斷下,解除合約就會阻礙期刊的流通率,若該將資料庫公共化,學術研究成果自由流通的理想將更能達成。

台大歷史系特聘教授陳弱水也表示,學術研究成果具有公共性質,經過這次慘痛的教訓,確實需要積極考慮推動學術成果公共化,他並具體建議,目前國家圖書館的學術期刊系統完整,只是查到的全文無法下載,若以現行國圖的學術論文架構發展公共化,將能減少學術弊端。陳弱水也說,台灣學術論文資料庫的運作都是以商業經營為主,目前經營者不只一家,在學術公共化效果有明顯之前,他建議改善學術資料庫的商業經營,避免獨厚情況,也是一條路。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