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人權博物館今天(5日)舉行政治受難者陳武鎮《囚》畫冊新書發表會,收錄陳武鎮以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為題所創作的油畫及雕刻藝術作品,為昔日台灣威權時代遭受迫害的受難身影,留下「鮮明」的見證。
一個個被拘禁擠在一起的身軀,腳鐐、手銬上身;加害者的殘忍判決書覆蓋在受難形象人物的雕刻上,還有自由飛翔的鳥與被禁錮的囚犯強烈對比,這些當年在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時期遭受迫害的受難者如身處地獄景象的身影,即時在事隔數十年後,透過政治受難者陳武鎮的畫筆與創作,依舊令人怵目驚心。
政治受難者陳武鎮藉由視覺藝術,為台灣威權時代受難身影留下見證。(江昭倫 攝)
陳武鎮:『(台語原音)這是槍決前掛這樣,槍決後倒下,隨便丟一張,這裡中間有寫上名字,我沒有寫,因為很多人,我沒辦法去表明這是什麼人。其實這個場面是一個師大老師、版畫家,參考他(提供)的畫面(照片)來畫,這些圖片,我看五十幾組就看不下去了,因為很痛苦。』
陳武鎮的創作主要聚焦人權議題,以油畫和雕刻為主,國家人權博物館最近更為他出版《囚》畫冊套書,收錄他2015年至2018年期間的藝術創作,將他自身受難經歷轉為創作動力,透過「政治犯」、「判決書」、「地獄使者」、「槍決/虐殺」、「囚犯與鳥」、「獄中之獄/覺醒」六冊主題,為當年威權不義歷史,留下見證。
陳武鎮:『(台語原音)我這一張是在畫說,他(政治受難者)長期因為打架,甚至被認為是牽涉泰源事件,兩年多時間都是被腳銬、手銬,但是他心內⋯抱著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台灣,就是這樣愛台灣。』
陳武鎮的人權作品,鮮明且充滿張力,令人感同身受。(江昭倫 攝)
陳武鎮當年是在入伍當兵時一次性向測驗,因為在試卷上寫了「反中央反對國民黨」八個字,就被以「叛亂罪」移送軍法審判,關了兩年。出獄後,很長一段時間仍不敢從事藝術創作,直到2000年之後,陳武鎮才開始投入人權主題創作,一直到現在仍持續不間斷。他的夫人陳玉珠也是一位創作者,對於人權議題同樣關注。
陳武鎮:『(台語原音)替二二八(事件)跟白色恐怖留視覺意象,這種視覺意象可以讓下一代人、未來的人,提供一個很簡單的切入點,讓他從這裡深入去了解。』
人權館館長陳俊宏推崇現在的陳武鎮,不再只是一名政治受難者,更是一位為人權實踐、發聲的藝術創作者,透過藝術傳達人權的重要性,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