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熱門關鍵字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翻轉公園遊戲力 背後靠的是一股溫柔的抗爭力量

2021-01-13 10:25(12-21 11:25更新)
撰稿編輯:江昭倫
因為「台灣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的努力,雙北公園開始出現更多活潑的遊戲設施,成為孩子新天堂。(特公盟、聯經出版提供)
圖片來源:其他
因為「台灣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的努力,雙北公園開始出現更多活潑的遊戲設施,成為孩子新天堂。(特公盟、聯經出版提供)

這幾年,很多人會發現雙北社區公園內的遊戲設施突然活潑起來,甚至成為熱門打卡網點。這些改變的背後,其實是一群憤爸憤媽們為了讓孩子們有更多遊戲空間所發動的一連串抗爭的成果。這些翻轉過程的點點滴都被收錄在《公園遊戲力》一書,希望爭取更多人加入這一場兒童遊戲權的「革命」。

原本是一群帶著孩子到公園玩耍的爸爸媽媽,有一天突然發現台北市青年公園和大安森林公園等處好玩的遊戲設施無預警消失,讓這群家長突然意識到政府對於孩童遊戲權的漠視。

於是2015年開始,越來越多人透過網路社團集結連署,要求政府改變,他們甚至還前往台北市政府與新北市政府陳情抗議,訴求改造公園遊戲空間,這樣的呼聲終於在2017年獲得新北市政府的允諾願意投入經費改造新北市的公園遊戲場,讓這場抗爭運動達到最高潮。

為了持續推動更多地方公園遊戲設施改善,這些「雜牌軍」於2018年正式成立「財團法人台灣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組織,加入更多專業培訓課程,收集世界各國的資料,並持續不斷與地方里長、議員、公部門、設計團隊溝通,爭取參與公園遊戲設計機會,一步步翻轉公園遊戲設施。

「台灣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集結許多關心兒童遊戲權的熱心人士,希望號召更多人加入改造公園遊戲設施的行列。(特公盟、聯經出版提供)

「台灣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召集人林亞玫指出,曾經,台北市1萬個孩子搶一座鞦韆,很多遊戲都是罐頭遊戲,國家就是這樣餵養台灣的下一代,「特公盟」所做的一切都努力就是希望讓孩子有個快樂的遊戲童年。林亞玫:『(原音)社會越來愈開放,我們的孩子得到的卻是越來越限縮的遊戲空間,孩子得到的是速食、是罐頭、是便宜的遊戲空間,我們就會覺得說,我們不想要再等了,因為我們一直在無可奈何的下去,我們失去的恐怕不是一個磨石子溜滑梯,我們可能會失去孩子的遊戲空間。』

將近6年來,「特公盟」的家長們,以及許多同樣關切孩子遊戲權利的各界朋友,推動著雙北公園遊戲空間的改變,越來越多特色公園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吸引親子造訪,而每一個特色遊戲公園的改造背後都有許多有笑有淚的故事,「特公盟」成員也將這些改造故事集結成《公園遊戲力》一書,希望號召全國各地更多人,一起加入這一場為了兒童遊戲權而戰的寧靜革命!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