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農曆過年前,就是蜜棗的收成期,由於蜜棗屬於高單價水果,只要在收成期間,產地就會展開「護棗專案」,由員警加強巡邏果園,避免遭宵小覬覦。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今天(20日)也宣布,歷經13年選育,有小蘋果般的可愛吸睛外型的新品種蜜棗「雪麗」,今年已量產上市,由於具高品質優勢,上等果拍賣價格達到每公斤新台幣300元以上,比一般蜜棗貴4至5倍。
蜜棗又稱印度棗、棗子或青棗,年產值約21億台幣,是冬季特色水果,維生素C含量相當高,是梨的9倍、蘋果的20倍,且含有高量多酚類,奎寧酸與綠原酸等,是抗氧化最佳水果。
蜜棗一年只收成一次,由於農曆過年前,蜜棗需求量大,高單價的蜜棗過去常遭宵小覬覦,農民為護果常得晚上挑燈夜戰。因此,產地近幾年都會執行「護棗專案」,由警備隊警力加強巡邏,好讓農民安心。
為了滿足消費市場並提升果農收益,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也投入蜜棗新品種研發,歷經13年選育,成功推出台農13號,由於外觀較一般品種蜜棗白,因此又命名為「雪麗」,今年已經開始量產上市。農試所所長林學詩說:『(原音)在2019年研發成功,已經推廣至市場上,目前栽培效果不錯,易栽培,少刺,農友也不怕被刺到,另外,賣相很好,外觀很好,也沒有褐斑的問題。』
「雪麗」棗有小蘋果般的可愛吸睛外型,由於皮薄多汁,糖酸比平均35,甜中帶酸,加上早熟、高品質的優勢,目前上等果拍賣價格達每公斤300元以上,比一般蜜棗貴4至5倍。但如果一般品質的「雪麗」,則是較傳統品種貴約5成。
農試所也預期,「雪麗」棗未來3至5年可望提高至5%的市佔率,目前多以農民團體授權方式進行栽種,由農會會員或合作社社員共選、共銷,因此有利於掌握品質、建立品牌,外銷前景看好,預期未來將可搶攻新加坡、中東、加拿大、日本等外銷市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