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2天跌共近1200點 財長:國安基金持續緊盯
公視2月25日起每週四推出「公視紀實」系列紀錄片,第一集將推出紀錄片導演李惠仁的新作「上學去」,揭露私校退場過程面臨的困境與掙扎,利益團體的介入鑿痕,希望藉由影片讓外界省思私校創設之初,究竟是為了「捐資興學」或「投資興學」,私校辦學的公共利益性又在哪裡?
紀錄片導演李惠仁又有新作品,名為「上學去」,是台灣第一部以高等教育體系議題為主的紀錄片,聚焦近年台灣私校退場亂象。
整部片子紀錄2019年世新大學社發所無預警停招事件,師生的抗議,同時也觸及南榮科技大學、永達技術學院、東方設計大學等私校退場議題,訪談老師、學生們的心聲,也藉由私校法修法、私校退場條例遲遲無法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呈現台灣私校退場過程的種種荒謬現象與台灣高教體系面對少子化的困境。
影片中有一幕,一位學生受訪時說,原本他不考慮讀研究所,但因為學校面臨退場,他怕以後出社會工作,公司檢視學歷卻找不到原來的學校,所以現在要認真思考報考研究所的計畫。也有老師無奈坦言,為了增加學校生源,有時也被迫想奇招招攬學生。
李惠仁説,他從2012年台灣高教首度成立產業工會時就開始關注高教議題,不過當時並沒有特別適合的角度切入,直到世新社發所停招事件爆發,他才決定嘗試用影像來談一談台灣高教議題,試圖拼出一些私校退場問題的圖像。李惠仁為此還特別報考世新大學社發所,不過後來因為時間太忙,只能休學。
李惠仁強調,他希望透過影片引發大家思考,私校辦學的初衷,究竟是為了「捐資興學」或「投資興學」,他也心疼學生們在少子化衝擊下,成為魚肉市場上的待宰之魚。李惠仁:『(原音)台灣的私校教育,其實它就是回歸到最初始的就是一個叫「捐資興學」,而不是「投資興學」,我覺得這個概念非常重要。如果「私校法」沒有妥善去解決它,經營就會不斷出問題,出問題之後就會變成要退場,(私校)退場條例又沒弄好,所以問題就會一個接著一個出來,那老師的工作權、學生的受教權都不能受到保障,為什麼?因為其實你可以看到,弄到最後學生就跟,很像我們在魚貨市場,黑鮪魚抓回來,全部放在那邊待價而沽。』
除了「上學去」之外,李惠仁透露,他手上進行的紀錄片還有一部「邁向權力之路-立法院」作品,談立法院與立法委員角色;另一部「不能戳的秘密3:官官相護」,則將揭露學者與官場糾葛不清的利益,預料將掀起大風波。最引起矚目的則是當年「刺蔣案」主角黃文雄首度首訪,藉由李惠仁影像紀錄,還原當年刺殺蔣經國的心路歷程、過程與後來流亡足跡。
(「公視紀實」https://www.pts.org.tw/ptsdocs202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