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宣布重返巴黎氣候協定,讓阻止氣候變遷的全球合作出現轉機。而在網路上,來自世界各國的韓國流行音樂粉絲,已經悄悄成為對抗氣候變遷運動的一支生力軍。
K-Pop粉絲投身社會議題
韓國流行音樂K-Pop在過去20年間成為了全球性現象,不但在流行樂界展現爆發力,遍布世界各地的K-Pop粉絲,更正運用他們在社群媒體的力量來參與政治事務並投入社會議題。從為搶救森林請願,一直到為天災受害者募款,這些粉絲以實際的組織與行動,為世界各個角落的氣候變遷議題發聲。
在此當中,南韓明星在慈善上的努力,從捐款給孤兒一直到種樹,是推動他們的粉絲對社會及環境問題採取行動的一大助力。
像是在去年12月,南韓女子團體Blackpink釋出了一支影片,呼籲粉絲關注將在今年11月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26屆締約方大會(COP26)。在影片中,Blackpink告訴她們600萬 Youtube追蹤者,現在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還不算太晚,並呼籲粉絲們去了解更多氣候議題。
而男子團體防彈少年團(BTS)的龐大粉絲們,近幾年已經在從南韓、菲律賓等地,以他們的偶像之名種植了超過上萬顆樹。這些粉絲也為去年遭受洪水襲擊的印度阿薩姆(Assam)地區的社區進行募款。
全球氣候議題社群「青年氣候行動」(Youth 4 Climate Action)的一名15歲南韓倡議者說,K-Pop粉絲所做的善行已經超越邊界且不分世代,她說,氣候變遷議題在南韓受關注的程度很低,而她透過對K-POP共同的熱情,串聯其他粉絲,建立起倡議氣候行動的網絡。
K-Pop粉絲的網路動員
不光是氣候變遷議題,這些來自世界各國、年輕且擅長運用科技的K-Pop粉絲,過去已經藉由社群媒體,在多個全球重大政治議題中發聲。他們大多利用推特、Instagram等平台,在文章裡使用相同的主題標籤(hashtag),對共同的主題進行討論及串聯。
K-Pop粉絲動員最受到矚目的一次事件,是聲援美國「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反種族歧視運動。去年6月,防彈少年團宣布捐款100萬美元給黑人平權組織,而追隨他們的粉絲也同樣募捐了100萬美元。
研究K-Pop粉絲文化的印第安納大學( Indiana University)布魯明頓分校東亞語言與文化系(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助理教授塞吉(CedarBough Saeji)向紐約時報表示,這些年輕、支持社會進步和思想開放的人,非常擅於使用網路平台,而且他們因為俗稱武漢肺炎的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疫情而被困在家裡,上網時間更多了,因此開始參與政治活動並不奇怪。
紐約時報也分析,美國K-Pop粉絲政治行動主義的轉向,部分原因也是他們為了回應過去對K-Pop粉絲膚淺、愚蠢甚至是暴民的形象,而積極合作進行的改變。
這種政治參與不只出現在美國,根據路透社報導,泰國去年爆發民主抗爭運動,泰國其中一個K-Pop粉絲俱樂部便在短短9個小時內募到了2萬5,000美元的捐款,而一週內,泰國的K-Pop粉絲一共募資了12萬8,000美元。
為身邊的環境發聲
今年1月在社群媒體上成立了「Kpop4Planet」帳號的21歲印尼學生塞莉法(Nurul Sarifah),向湯森路透基金會(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表示,她希望利用社群媒體建立一個平台,讓世界各地有相同理念的K-Pop粉絲能互相討論,並關注自己家鄉的氣候變遷議題。
印尼K-Pop粉絲在今年1月迅速募資了將近10萬美元,來幫助南婆羅洲洪水襲擊、以及蘇拉威西島地震的受災民眾。去年,他們也為巴布亞省(Papua)快速消失的森林,舉辦了一場線上活動,透過在社群媒體分享「SavePapuanForest)的主題標籤,讓它成為推特上的趨勢話題。
塞莉法說,「森林消失是自然災害發生的原因之一,這與我們所有人都有關。」她也認為K-Pop粉絲運動很強大,而如果她們的偶像也能在氣候正義議題上幫忙,這場運動將會更強大。
從平權運動一直到氣候變遷議題,這個在網路上互相串聯、跨越族群語言的新世代社群,已經儼然形成了一股新的政治力量,他們已經不再只為喜愛的偶像吶喊,更準備好為自己關切的更多議題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