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推播熱門報導

「未竟之境」聯展 藝術家探索珠寶金工無限可能 (影音)

2021-03-12 11:32(12-15 19:00更新)
撰稿編輯:江昭倫
台灣珠寶金工創作協會12日於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台北館舉辦「未竟之境」聯展,呈現金工珠寶設計師在創作路上永無止盡追求完美的探索。(江昭倫攝)
圖片來源:央廣RTI
台灣珠寶金工創作協會12日於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台北館舉辦「未竟之境」聯展,呈現金工珠寶設計師在創作路上永無止盡追求完美的探索。(江昭倫攝)

台灣珠寶金工創作協會今天(12日)於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台北館舉辦協會成立20年暨TJDMA競賽得獎作品聯展,以「未竟之境」為主題,展出各式不同技法、材質組合作品,呈現金工珠寶設計師在創作路上永無止盡追求完美的探索。

由台灣優秀珠寶工藝設計師所組成的台灣珠寶金工創作協會,20年來致力於提倡金屬工藝與傳承,成果豐碩,即日起更在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策劃一場「未竟之境」聯展,展出25位協會成員與4位參與TJDMA競賽的得獎作品聯展。

58組件展出作品中,無論各式金工、琺琅、或是釉彩寶石設計,都可看出每一位藝術家風格各異,巧思處處。有些創作者以象徵手法,探索未來可能性,也有藝術家挑戰融合不同技法,在細微處挑戰自我。

金工珠寶設計師楊彩玲:『(原音)作品是用編織,銀片的編織做成的書卷,這個銀片的編織形成格子,象徵著書寫的文字,在書卷捲軸上有一句話 叫「平蕪盡處是春山」,平蕪是雜草,最後會有種子發芽茁、壯開花結果,用一支羽毛筆在書卷上繼續書寫,後面編織未完成,代表我們無盡,還不會做完,將來有更多可能性可以發展。』

金工珠寶設計師盧瑞芷:『(原音)去年一整年大家都down到谷底,可是花它本身是非常有生命力,也希望從花這樣的元素,帶大家重新恢復活力、企望的意思。』


珠寶金工創作者嘗試用不同材質與設計,突破大眾既定刻板印象。(江昭倫攝)

台灣珠寶金工創作協會理事長江秀玲表示,身為珠寶金工也應該思考如何回應疫情之下社會、環境的改變,「未竟之境」的展覽就是希望邀請創作者透過作品有所省思。江秀玲:『(原音)身為一個金工、珠寶金工創作者,我們對於這樣的一個環境氛圍,我們可以做什麼,我們也要思考我們自己可以繼續再做什麼,不管我們是在推廣金工教育上面,或是珠寶設計創作上面, 可以帶給社會大眾什麼,所以以我們這次「未竟之境」主題,算是深思啦。』

展覽也展出許多大膽實驗之作,打破珠寶金工一定都是配戴式的刻板印象,呈現藝術家們在創作之路上不斷追求完美的探索之旅。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