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巨蛋熱潮 亞洲新媒體高峰會聚焦「球場娛樂經濟」新時代
改編自作家吳明益小說的連續劇《天橋上的魔術師》上週播畢,這段期間再度喚起不少人對中華商場的記憶,國家圖書館今天(23日)表示,即日起將對海內外民眾徵集中華商場和西門商圈的老照片,豐富「台灣記憶」系統的數位典藏。
位於台北市中華路一段的中華商場在1961年落成啟用,是當年大台北地區最具規模的公有綜合商場,直到1992年興建捷運西門站工程,8座分別名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商場建物,就全數被拆除。
國家圖書館知識服務組主任李宜容表示,連續劇《天橋上的魔術師》喚起很多台灣人對中華商場的回憶,國家圖書館建置的「台灣記憶」系統,數位典藏台灣各時代的歷史記憶與風貌,但有關西門商圈的老照片,絕大多數都在日治時期,幾乎沒有中華商場存在時的照片,所以現在要向海內外民眾特別徵集這段期間的相片。
李宜容:『(原音)台灣記憶系統裡面,目前比較多跟豐富的是在日治時期的一些明信片跟照片的部分,比較缺乏的是1950年以後的一些相關的老照片,剛好這部戲劇也引起大眾對於中華商場或西門町的一些緬懷,想說也跟大眾能夠來徵集這樣的照片。』
李宜容說,「台灣記憶」系統有設計分享功能,方便民眾在掃描或翻拍後,就能在線上傳輸照片(https://tm.ncl.edu.tw/memorywindow?lang=chn),並可註明老照片的標題、年代、關鍵詞、內容描述和地理位置等資訊;如果有大量照片可以分享,但需要協助掃描,可進一步和國家圖書館聯繫(tmreader@ncl.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