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22日宣布捐贈2萬劑AZ疫苗給台灣,感動不少台灣人。學者認為,口罩外交打開台灣國際能見度,也在國際上,交到熱愛自由、理念相同的朋友;相較中國對台展露「以疫促統」的企圖,有如恐怖情人,根本無法拉攏台灣民心。
抗疫之中 熱愛自由的人守護彼此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柳金財23日接受央廣「兩岸ING」訪問時表示,去年,台灣提供10萬片口罩給立陶宛,今年,他們用2萬劑的疫苗回報台灣,展現熱愛自由的人彼此送暖,一起面對疫情挑戰,是台灣「德不孤必有鄰」的再次展現。
2萬劑疫苗對人口約292萬的立陶宛來說,不是小數字!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 Gabrielius Landsbergis)在推特上表示,「熱愛自由的人們就該互相照顧!」感動不少台灣民眾,蔡英文總統、副總統賴清德同聲對立陶宛表示感謝。
柳金財說,立陶宛在蘇聯統治時期曾被共產主義肆虐,後來為國家獨立、對抗集權統治努力不懈,最後走向民主化,深深體會自由來得不易,台灣是民主轉型國家中的典範,更促使了立陶宛樂意表態支持台灣。
不畏中國壓力,今年3月,立陶宛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帕維里奧尼斯(ygimantas Pavilionis)表示,計劃與台灣擴展關係和成立經濟代表處,同時,退出2012年成立的中國與中東歐國家17+1合作機制,柳金財分析,立陶宛實際展現出,樂意與相同理念的台灣站在一起,但任何外交動作皆存有本國國家利益,所以後續是否會有更多深入合作的可能性?尚待觀察。
公佈打疫苗台人 中國一貫統戰手法
近日,中國媒體大肆報導台灣部份政治人物到中國打疫苗,並列出一份已經施打中國疫苗的台灣藝人名單。長期觀察兩岸關係發展的柳金財認為,從中國的對台政策來講,過去傳統的統戰思維「連左、拉中、打右」依然存在,形塑台灣知名人士仍肯定中國疫苗的認知,代表中國疫苗在台灣仍有市場,這是一貫的統戰手法。但是,台灣一般民眾對大陸疫苗的信任度仍低,因為從過去中國黑心食品、假酒等事件,讓台灣人對中國製造產生不安全感。
柳金財指出,疫苗本為人道問題,在台灣民主政治體制下,出現藍綠政治立場不同下口水戰,但追根究底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採購疫苗皆受挫,皆為中國政治因素干擾,所以美國不願看到台灣一再受到中方壓力,直接捐助台灣250萬劑疫苗,緩解台灣燃眉之急。
柳金財觀察,中國打著兩岸一家親,想捐疫苗給台灣,但看到台灣不領情,致使中國網友發出許多酸言酸語;他解釋,像男女朋友交往,若中國執意「以疫促統」,在台灣人眼裡,就是從可愛情人變成恐怖情人,完全不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31日強調的,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形象。
柳金財建議,若中國真想拉攏台灣民心,不如多一點人道,少一點政治。
詳細訪談內容,請收聽6月23日播出的 「兩岸ING」 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