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最高法院日前宣布夫妻同姓氏的制度合憲,讓在性別議題上被批評遠遠落後其他先進國家的日本,消弭性別落差的作法再度遭到評議。
夫妻同姓氏合憲 日本性別平等再挫敗
日本最高法院23日判決日本民法有關夫妻結婚需選擇同姓氏的規定,符合憲法。這不僅是日本6年來第二度認可這項在120年前所立的法律,也被許多人視為是日本性別平等運動的又一挫敗。
在法院判決出爐後,其中一位申請釋憲、不願具名的當事人向日本放送協會(NHK)表示「非常失望」,他說:「有一些人可能認為,婚姻就代表著共同姓氏,但我想要一個也能夠承認不同價值的社會。」
120年前立法 日最高院二度判合憲
這項在1898年訂定的法律規定,夫妻結婚需改為同一姓氏,儘管法律並未規定是由哪一方更改姓氏,但2015年的數據顯示,日本60萬對夫妻中,只有4%是男方改姓。
2018年,有3組新婚夫妻希望保留夫妻各自的姓氏,但卻遭地方政府拒絕,他們因此提出釋憲案,主張這項法律違反了憲法的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及婚姻需基於夫妻平等權利等規定。
日本最高法院曾在2015年做出判決,認定夫妻同姓作為家族名稱是合理的作法,也是社會的基礎,因此裁定這項法律合憲。
在23日的新判決中,日本最高法院雖然承認,從上次判決以來,大眾態度已經改變,但這項法律沒有違憲的判斷並未改變。但最高法院也強調,判決與政治討論屬於不同層次,改變姓氏制度是國會的任務。
早稻田大學的家庭法專家棚村政行認為,這項判決只是一個跟不上時代的最高法院,把壓力丟給國會,「我希望議員會推進這個討論,因為社會正在劇烈改變。」
7成民眾不介意不同姓氏 同姓制度恐侵犯隱私
根據推動「選擇夫妻不同姓」的運動團體「全國陳情行動」(Chinjo Action)及棚村政行,在去年進行的線上民調顯示,7,000名受訪者中,有70.6%表示他們並不介意結婚的伴侶使用不同姓氏,只有14.4%的受訪者反對。
全國陳情行動的事務局長井田奈穂說:「有一些人樂於改變他們的姓氏,因為他們把它視為人生的一個新階段。但也有很大比例的人感到不公平。我認為這意味著社會死亡。」
井田奈穂以自身經歷表示:「我為了改變我的姓氏,在不同單位跑了超過100個行政流程,包含銀行帳戶、護照、信用卡。我感覺像是我失去了我的尊嚴及認同感。」井田奈穂說:「我想這並不公平,我們必須為一個家庭選擇一個姓氏。能夠保留或改變姓氏是個人的權利。」
井田奈穂也指出,在現行制度下,許多女性都遭遇了不利及不便。她也認為,改變姓氏可能導致個人隱私遭到侵犯,因為改變姓氏代表了一個人離婚或者再婚。
日本性平被批落後 先進國家中敬陪末座
儘管聯合國過去已多次要求日本政府修改夫妻同姓的規定,但這次的判決仍再次反映出日本在性別平等議題上,似乎仍遠遠落後其他先進國家。
雖然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曾經喊出「女性經濟學」,希望創造一個女性能夠發光發熱的社會,並提升女性成為領袖的管道。但這項政策卻被批評只是為了讓更多女性重返勞動市場來提振經濟,而並非真正改善日本女性面臨的困境。
關注日本出生率議題的記者白河桃子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因為日本沒有在推動性別平等」,她說:「日本政府只有推動增加女性領袖的數量,沒有提供任何根本上的改變或支持。重擔還是女性在承受。」
但就連安倍政府所標榜的提升女性領袖比例,最終也無法達成。安倍政府曾喊出在2020年將女性擔任管理職務的比例提升30%,當作看板目標,但去年6月也宣布這項政策要達成「現實上不可能」,而把目標延後到2030年。
菅義偉政府上台 性別平等不見起色
現任菅義偉首相上台後,日本在性別議題上也未見重大突破。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今年3月發布的全球性別落差報告(Global Gender Gap Report),日本在156個國家中,排名第120名,且性別落差程度更被認定為「先進經濟體中最大」。
不僅如此,菅義偉政府在性別議題上多次引發爭議,包括在他就職時的內閣成員名單中,只有兩位是女性。今年2月,東京奧運和帕奧籌備委員會主席森喜朗,也因為歧視女性的發言而請辭下台。
在夫妻同姓氏議題上,儘管最高法院重申應交由國會討論處理,但去年年底,菅義偉政府發布的性別平等策略,就因為不敵自由民主黨黨內保守派的反對聲浪,移除了贊成考慮夫妻不同姓氏的內容。這都在在反映日本政府在性別議題上的僵化與保守,日本想要消弭性別落差,恐怕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